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5月13日> > 总第202293期 > B4 > 新闻内容
家园社协同视域下幼儿园以“食”育人路径与策略研究
新闻作者:孔志华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教育改革步伐持续推进,育人工作已不再是学校单一主体的“独角戏”,而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共育的“大合唱”。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家园社协同育人需树立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教育理念,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各展所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得儿童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环境,助力其全面成长。对此,本文立足“食”育人路径,探究幼儿园的教育策略。

  一、融合生活实践,强化“食”育锻炼

  在幼儿园食育路径的探索中,幼儿园可以融合生活实践,强化食育锻炼。结合生活当中所出现的饮食模式,探索一条关于食育的道路,让幼儿能够将自身投入到生活实践中,以生活锻炼带动自身的素养提升,以食育为载体,积累生活素养,进而培养幼儿的基础意识,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以食育为基础,开展生活化实践,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生活意识,让其能够提升自身素养,以生活为视角,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间体会生命的真谛,了解食育教育的真正含义,以此来带动对幼儿的思想建设,促使幼儿思维模式的革新。例如,在园内打造“微型生活食育坊”,模拟真实厨房与生活场景,准备安全适宜的厨具与食材。根据季节和节日,设计特色食育活动,如春天制作青团,让幼儿体验传统美食制作,了解节气与饮食的关联;秋天举办南瓜主题周,开展南瓜雕刻、南瓜粥熬煮等活动,了解食材用法的多样性,感受食育带来的乐趣。

  二、设置专项课程,拓宽“食”育领域

  在幼儿园教学中,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拓宽幼儿的食育领域,让其能够在食育的道路上学习更多知识,在食育的道路上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以核心素养带动教学探究,在生活中以食育的方式,建设完备的人格,促使幼儿能力全面发展。同时,设置专项课程,如烹饪课堂等,让幼儿体会大人烹饪的艰辛,并收获自身勤恳后所带来的美食。以此来有效锻炼幼儿的生活技能,帮助其掌握生活经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幼儿园可开设“饮食文化探秘”活动,借助绘本、动画、图片等资料,带幼儿领略不同地域的饮食习俗,从川菜的麻辣鲜香到粤菜的精致淡雅,从法国的法式大餐到日本的寿司料理,拓宽幼儿文化视野,在食育的视角下播下多元包容的种子。“营养小课堂”也必不可少,以趣味游戏等形式,教幼儿认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均衡搭配饮食,并设置“食育小剧场”,让幼儿通过模拟餐厅经营等场景,提升沟通协作能力,让幼儿在食育天地中全面发展,为未来独立生活与社会交往筑牢根基。

  三、统筹家园共育,汇聚“食”育合力

  基于幼儿园教学,教师应当统筹家园共育、汇聚食育力量,以多方合作带动幼儿的思维拓宽,让幼儿能够在食育锻炼下养成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增强其生活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使幼儿综合思维的增长,为其未来生活打下稳固的根基。通过家园共育,能够汇聚食育力量,以多方合作让幼儿能够在食育环节中,全面提高生活素养,结合食育活动,了解生活内容,进而增强生活感知,了解食育锻炼对其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以此来增强幼儿的核心素养,增强其核心意识,为幼儿的成长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举办“亲子食育工作坊”,每月设定不同主题,如“水果拼盘创意秀”“传统面点DIY”,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示范指导,让家长与幼儿协作完成作品,继而帮助其增进亲子情感,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当然,幼儿园也可开展“家庭食育打卡”活动,鼓励家长记录家庭中的食育瞬间,如孩子帮忙洗菜等,每周在班级群分享,激发家长持续参与食育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家园社协同视域下,幼儿园需关注教学路径,以“食”育人,应用科学的餐食策略,带给幼儿丰富多彩的食育体验,为幼儿带来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发挥教育合力,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新时代幼儿改革的持续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幼儿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