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不仅是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五育并举”之策略。 一、德育渗透:化学史与价值观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讲述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坚持不懈的品格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常见的盐》教学中介绍侯德榜1921年获博士学位,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交通受阻时期。中国一向依赖进口的洋碱断了来源,国计民生受到严重影响,范旭东先生决心进一步发展中国自己的制碱工业,可是苦于当时国内没有专业人才,于是他发信给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恳请他回国共同振兴祖国的民族工业。通过这些化学史实让学生学习到两位科学家为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智育强化:探究式学习与解决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智育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智育。 .例如在学习第十单元课题1酸碱指示剂这个内容时,可以增加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一实验,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如不同颜色的玫瑰花、壮族三月三染糯米的植物紫蓝草等。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教师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形成结论。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体育融合:实验安全与身体素质 化学实验过程中,强调实验安全规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间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实验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实验仪器、药品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规则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实验,同时要有实验事故应急预案。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化学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将体育元素融入化学学习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元素接力赛”,参赛者需快速识别并传递代表不同元素的模型,不仅考验了速度,更激发了大家对元素周期表的浓厚兴趣。激发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更在无形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让智慧之花悄然绽放。 四、美育熏陶:化学之美与生活应用 (一)色彩之美 走进化学实验室,就如同踏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酸碱中和的红色渐变、金属与酸反应的气泡翻腾、镁条燃烧的耀眼夺目……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这些变化,不仅理解其背后的化学原理,更要学会欣赏这份由自然法则编织的色彩之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结构之美 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之旅中,初中化学无疑为学生揭开了微粒世界那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引领学生步入一场关于“结构之美,精密艺术”的奇妙展览。这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学生在微观尺度下,领略到宇宙间最细腻、最复杂的构造之美。 五、劳育实践:实验操作与劳动实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利用厨房中的小苏打和醋制作简易的火山爆发实验,或是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简易净水器,体验水处理的初步过程。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亲手操作,感受化学原理的奇妙。劳育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实验操作,还应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参与到更广泛的劳动中去。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落实“五育并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德育渗透、智育强化、体育融合、美育熏陶和劳育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靖西市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