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综采三队二十人的队伍在井口集结完毕,大家鱼贯而入乘索车下井,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身材瘦削、个头适中,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话不多,扛着约10公斤重的装备,腰杆笔直,走路飞快,这个队伍的带头人就是尹耀,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综采三队的检修副队长。只要有他在,大家心里就有了底。 尹耀所在的综采三队不仅肩负着工作面所有设备的维护与检修任务,还要为生产班做好超前支护,可以说,这支队伍把全矿的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和生产安全担在了肩上。 一个半小时后,尹耀带领队组到达了距离地面几百米深的62518工作面。整条巷道明亮整洁,电缆及各类牌板吊挂有序,设备整齐排列……尹耀带班下井,总会走在队伍最前面,边走边检查,把安全生产的意识传导给同事。 2024年3月下旬,综采三队所在的72911工作面刚进入收尾阶段,便遇到了纵深达100米的无炭柱构造,这在煤炭开采中极为少见。虽有近20年的井下工作经验,但如此长的无炭柱构造尹耀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顶板支护过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冒顶塌陷的危险。“我先给大家打个样儿。”制定好安全措施后,尹耀毫不犹豫地冲在了最前面。“嗒嗒嗒……”30多公斤重的锚杆钻机在他手中稳稳地向顶板挺进,一会儿工夫,一套锚杆、锚索被牢固打在顶板上。就这样,在尹耀的示范下,队友们互相鼓励着、帮扶着闯过了顶板支护最艰难的这一段。 2006年,尹耀来到杜儿坪矿,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不到一个月时间,与他一同进矿的年轻人吃不消井下的苦都打了退堂鼓,尹耀坚持了下来。队里规定每人每月上够25个班,可尹耀常常比队友多上好几个班。“扛π梁、打单体,一根柱子至少3米高、75公斤重,尹耀一个班下来能完成十几组的支护。”原综采三队队长杨书芳暗觉得尹耀是棵好苗子,就安排他学起了机电维修。 工作中,尹耀不光留心师傅如何检修设备,就连带班长现场怎样分工、任务安排怎样做到最优,他都要琢磨一番。久而久之,尹耀不仅检修技术见长,处理协调工作问题的能力也日渐突显。2014年,尹耀成为检修班组长,成为全矿最年轻的班组长。多年的历练,使他对井下支护、机电设备检修、打眼放炮等井下各工种都样样精通。 一次,采煤机机尾行走减速箱出现故障,按照以往经验,需停产进行整体更换。“一台行走减速箱有十几吨重,需要拆分入井,运到工作面再重新安装调试,整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运输安全更得操心。”尹耀打算另辟蹊径。在深入机修厂实地学习装配程序后,尹耀提出了只更换机尾行走减速箱内部轴承的方案。经矿领导同意,他带领检修班用一个小班的时间就完成更换,采煤机恢复正常运转。 尹耀每班都会根据每个人任务完成的数量、工程质量进行计分,不管当天出井多晚、身体多疲惫,他都会第一时间把当班的工分账单统计出来贴在墙上公示,班清班结。“每个人每一分怎么得的,干的什么活,干到什么程度能拿几分,队长都用表格显示得清清楚楚,这也调动起大家比学赶超的积极性。队长每天干得最多、下班最晚,付出了很多。”队友徐刚说。 西山煤电优秀班组长、山西焦煤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劳动模范……面对荣誉,尹耀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一如既往地爱学习,爱琢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