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08日> > 总第202289期 > B2 > 新闻内容
司洋波:怀揣建功“初心” 成就班组“尖兵”
新闻作者:吕万利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成庄矿综采准备队,有这样一位班组长,他就是司洋波,一个以兢兢业业、勤奋进取、勇于奉献著称的青年才俊。

  生活上的暖心人。司洋波,一副瘦劲干练的模样,亲和力极强,总是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他把班里的每一位职工都当作自家兄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有一次,早班下班后,当班的员工都已离去,一名职工因更衣箱钥匙损坏而无法打开,正值寒冬腊月,冻得直哆嗦。司洋波看到后,立即脱下自己的大衣披到这名职工身上,并亲自跑到他家取备用钥匙,帮他打开了更衣柜。这一幕,让这名职工感动不已,连声道谢。司洋波就是这样,把工友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技术上的佼佼者。他热爱矿山,热爱自己的事业,从进矿伊始,他就暗下决心,要学出个标兵,干出个榜样来。从一个最普通的采煤工,到割煤司机,再到班组长,一步一个脚印。他勤奋好学、钻研技术,无论何时何地,都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各种生产问题。即使遇到难以逾越的槛,他也从来没有退缩,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总是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反复推敲,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他缺什么补什么、短什么学什么,在干中学、学中干,把从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并不断地总结经验,通过不断磨炼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技术好手,在工作面条件发生变化,过构造期间,他就是队里最放心的割煤能手,采面过构造期间,工作面顶板破碎,煤体酥软,顶底板很难控制,割煤过程中不是上漂就是下凹。介于此情况,他十分巧妙地利用“船头船尾”的原理比作工作面的机头机尾,抓住工作面前七、后七支架的关键点,要求采高降到2.7米,时刻保持支架升平,合理地控制住了工作面顶板问题,为队组安全过完构造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现场条件变化无常,同时,也练就了他精湛的技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以勤奋学习、肯干、钻研的精神带动了全队青年职工的学习劲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给全队青年树立了榜样,成为区队不可或缺的技术能手,是一名典型的技术型班组长。

  管理上的带头人。作为一线的班组长,司洋波深知责任重大。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他苦脏累活抢在先,危难险境干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每次带班都要转遍工作面的每个角落查隐患,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形成了时时有人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在条件困难时,他更是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善于想办法、找对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确保了当班从未发生过冒顶事故。他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为班组成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事业。司洋波长期在煤海一线摸爬滚打,对工作认真负责,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和务实的作风。他充分体现了身为班组“领头羊”的作用和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是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技术型班组长,是成矿职工中的杰出代表。在煤海的波涛中,他犹如一艘勇往直前的战舰,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前行,不断超越,为煤矿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只管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成绩和成就交给时间。我将不断提升服务意识,紧盯质量管理,抓实验收考核,为安全高效生产保驾护航。”司洋波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