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08日> > 总第202289期 > B2 > 新闻内容
李振星:以身作则守护安全阵地
新闻作者:李晓慧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坚守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默默守护着矿井的安全生产,被五阳煤矿授予2024年度安全生产突出贡献者。他就是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副总工程师兼安监处副处长李振星。

  李振星从事安全监察工作以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到队组、现场兜兜转转,与一线员工聊一聊、谈一谈,看似平常、微不足道,却让他受益匪浅。在日常与员工聊天的过程中,他发现员工对事故案例印象不深、触动不大,因此把提升警示教育效果作为主攻方向,多次到队组与员工拉家常,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到诸多反馈意见。

  为解决这一问题,他牵头组织编制《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系列手册》,全面筛选行业内以及本矿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以简单精练的语言,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本矿现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警示。由于手册只有巴掌大小,解析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简单易懂,达到了让员工看明白、想明白、干明白的效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安全口袋书”。同时,他还牵头组织制作《警钟》系列警示教育片,选取本矿曾经发生过的“三违”及事故案例,通过还原现场、分析深层次原因、明确防范措施,制作成视频短片,利用环节干部会、安全培训平台组织全员学习,并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进行警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警示教育更直接、更有效。

  盯现场解难题。李振星深知,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他紧盯现场安全管理,从细微处找问题,从制度管理上堵漏洞,不断补强安全短板,提升现场安全生产水平。

  在提升岗位人员风险辨识能力上,他聚焦各级管理人员职能作用发挥,推行“岗位风险查询提醒机制”,通过管理人员下井携带“岗位风险查询提醒卡”,现场检查询问岗位人员岗位风险辨识情况,对风险辨识不到位的及时提醒,推动安全责任的落实落细;在岗位标准规范上,他牵头组织实施“非专职岗位零工作业标准”创建工作,通过与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人技师和技术人员研究探讨,进一步规范完善现场操作的完整性、程序性、安全性,从作业程序、变化预知、应急处置、安全站位等方面收集整理非专职岗位的项目及标准,修订完善导链使用、综采工作面电缆看护等10个非专职岗位的作业标准,在全矿推广运用,确保零工岗位操作高效安全;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上,他坚持守正创新,将制约矿井安全发展的现场问题、隐患难题、管理短板作为攻关课题,先后推行安全管理体系数字化平台、VR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万安保安”综合型安全管理模式等30余项管理创新,推动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时段的安全管理新格局。其中,“实时+精准+移动”三位一体管理管控机制获集团2024年安全管理创新一等奖。

  针对矿井高瓦斯高地应力安全管理难题,他在业务部门实施高瓦斯高地应力区域地质、瓦斯、顶板“三位一体”治理措施后,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服务沟通,主动跟进服务,完善安全监察机制,循环改进、持续提升,通过总结、分析、研判,逐步优化允许掘进距离等监察作业标准,配套建立“三位一体”监察机制,运用规范流程、精控标准、联合确认、倒查落实等监察手段,跟踪监察“三位一体”治理各环节落实情况,有效保障了高瓦斯高地应力区域巷道安全高效掘进。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他牵头组织各业务部门开展“减人提效、创优环境、提升治理保安全”项目攻坚,在集团率先建立视频反“三违”中心,24小时实时监察岗位人员作业行为,参与解决危险作业区域电子围栏安设、夜班瘦身实行五个停止、“三违”及职业禁忌病人员入井考勤联动等保安项目30余项,有效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