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简要分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应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支持性和参与性强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应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贡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共同参与知识的探索和构建过程。此外,教师应设计和实施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通过组织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等互动活动,教师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发现来加深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安排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师需要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勇于提出疑问。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帮助他们形成对数学概念的整体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为他们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感知数学概念,如概率和可能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四、强化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以实践为核心,设计和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游戏等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数学任务,并在完成后进行互评,以此来评估合作的效果,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实践技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以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作者单位: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