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11日> > 总第202285期 > B4 > 新闻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研究
新闻作者:谭佐杰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机制。

  教师需要明确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科学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征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需求,丰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的认识。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如师生共读、小组合作、演讲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建立健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中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得一定的收获。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书面测试、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提问等。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进行分享交流,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和疑问向教师提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培养自主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搜集图片等方式,对特定主题进行具体描述,并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进行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阅读习惯较差,不能及时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导致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促使学生养成每天坚持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课外阅读作业。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享活动,可以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成果。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明确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保证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创新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评价机制,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利川市谋道镇谋道小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