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显稚气的脸,不怎么宽厚的肩膀,这就是记者对郭文辉的第一印象。然而,看似文弱的他已经在煤矿工作了6年,是名可以徒手爬铁塔、独力排除故障的电力维修熟手。他坦言,目前自己是队里年龄最小的,要利用这个优势向众多老师傅学习,吸收经验,争取尽快追赶上这些令他钦佩的人。
郭文辉的父亲是一名煤矿木工,因此他从小就在煤矿长大,自然而然地对煤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报考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3年,郭文辉顺利毕业,第二年12月来到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矿一采区综采一队工作。
在综采队工作时,郭文辉接触到了各种设备,才发觉原来电路的范围很广,而且基本是高压电,以前在学校学习得太少了,还是低压为主,根本体现不出电路的特点。对电路很有兴趣的郭文辉想亲身体验电路的奇妙,于是向矿领导提出工作调动申请。很快领导同意了,将他调往机电科,但有言在先,在新科室内有实习期,如果不合格还是要回原岗位的。
为了梦想不会成为空想,郭文辉使出浑身解数,卯足劲向老师傅们请教,在维修时总结经验,举一反三。经过努力,他终于成为一名电力维修工,向梦想前进了一大步。
机电科承担的是全矿电力维修工作,因此不仅有地面上的设备需要维修,而且他们还常常要爬上位于山巅的铁塔进行检修。初到机电科,郭文辉就听到很多老师傅讲铁塔上的故事,由于塔身很高,稍大点的风吹过,塔身就要抖几抖,着实令人担惊受怕。对高度的恐惧和对攀上铁塔的向往矛盾地汇集在只有22岁的郭文辉心中,他不知如何选择。而当他站在铁塔下、仰望着塔上熟练工作的工友们有了决定:选择这行就不能害怕。他向队长主动请缨,要求上塔学习。征得同意后,他开始做登塔准备。由于铁塔的特殊性,工友们攀登时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只能徒手,等到达维修地点后,才能将身上的保险绳扣在铁塔上。郭文辉背好检修工具,向铁塔迈出了第一步。随着高度渐渐升高,郭文辉开始紧张起来,当他咬着牙到达离地面24m的维修点后,迅速扣好保险绳。此刻,他的腿已经抖得难以控制,内心的恐惧占了上风,“那天我紧紧抱着铁塔不肯撒手”,回想起这段经历,郭文辉脸红地挠着头笑着说。当天,郭文辉的工作是协助同事维修,为他们递工具,但这也难倒了小伙子。哪个同事需要工具,他拽着保险绳一点一点挪过去,递过工具后,再一点一点挪回原地,继续抱着铁塔。不过,即便是亲身经历了铁塔作业的危险,也没有吓退郭文辉,他继续攀登,克服恐惧。果然,持续登塔一个月后,他不再害怕了,活动范围开始由塔身向两翼延伸,两个月后他已经可以独立检修电路了。
“队里的老师傅们有很多经验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相当宝贵。”郭文辉讲起一次和队长一起工作的经历。那次,他们担负了安避雷针的任务,选定了在一座其他煤矿废弃的铁塔上安装。由于废弃铁塔与本矿铁塔构造不同,因此要重新设计避雷针的架子,但是有些尺寸又没有办法上塔测量,郭文辉不知该怎么办。只见队长不慌不忙,抬眼观察了几下就报出了尺寸,结果还十分合适。“能不能告诉我,您是怎么做到的?”直到队长忙完,郭文辉赶忙凑上去。结果队长看了看他的胳膊肘,丢了个自己体会的眼神走了。“我顿时领悟到,不能一味依靠测量工具,在特殊情况时要用心观察。”这条来之不易的经验被郭文辉深深地记在心里。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这样充满生机的年华里,郭文辉凭借着勤奋和好学努力追逐着梦想,一步一步地靠近它,终有一天会迎来青春的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