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撰稿 牛小科)近日,山西潞安集团漳村矿内部OA办公网络“曝光”了一起工艺写实总结,这份出自该矿综掘二队的工艺写实“被曝光”后,却引来众人围观,获得点赞无数。这份“被曝光”的工艺写实总结里有啥秘密呢?为何会点赞无数呢?
在一番了解之后,笔者得知,原来在20几天前,该矿正常召开的一次生产调度会上,矿领导根据近期的生产情况得出:最近正规循环率低,掘进效率不高。
搞煤矿生产的都知道,正规循环率低,掘进效率不高意味着生产成本走高,煤矿效益自然低下。问题出来了,怎么办?总不能“干瞪眼”吧。
几经商量,决定以综掘二队为点,采取班班工艺写实的形式,进行一次“马拉松式”的前期会诊。
工艺写实,就是通过写实的手法,如实的将每班的上岗人数、作业地点、开工时间、作业流程、具体项目、遇到问题、故障处理、材料使用等一切因素全程如实记录下来,然后累计起来形成一份写实报告,通过每一个点的变化,找到线上的症结,从而得出影响面的根源,进而针对性的进行对症下药,以此类推。
从“曝光”的综掘二队工艺写实总结,不难看出,通过二十天的跟踪写实,该队用数字说话、用事实求证,不仅找出了影响掘进效率的因素,而且还制定了整改措施。比如:该报告中指出,巷道断面与支护强度对掘进效率的影响。有详细的时间为证,28皮带巷机头断面6.5×4m,大断面出煤时间平均为50分钟,锚网支护时间平均为105分钟(双钻机同时施工);28皮带巷正巷断面5.4×3.7m,出煤时间平均为35分钟,锚网支护时间平均为60分钟。每架棚施工时间相差近60分钟。针对这一因素,报告中还提出了整改优化措施,就是通过与机电科的沟通,在满足皮带机安装空间需求的前提下,生产科组织对机头段长度进行了复查,机头段长度由100m变更为80m,缩短了大断面施工长度,加快了施工进度。除了这些,报告中还对个人素养、交接班时间、人员组织等方面对掘进效率的影响,全部用数字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逐一给出了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合理调配生产组织等整改措施。
同时,从报告中还看出,该队在综合所有因素的基础上,该队还提出了几条创新思路。比如:该队指出,在构筑28皮带巷穿越480回风巷三段上巷风桥时,已预留溜煤眼位置,待28专回施工时对原有出煤系统进行优化,可节省两部皮带出煤的环节,不仅每班可节约2名皮带司机,同时减少了检修工作量,还避免了出煤系统过于复杂,对掘进效率的影响。另外,待出煤系统优化后,我队在溜煤眼上方安设煤溜时将煤溜斜安,煤溜机尾可通过28专回刷角处直接拖入28专回,待28专回开口拐弯完毕后,直接安装煤溜接力出煤,避免了开口端煤施工影响掘进效率。
据了解,此次在综掘二队创新试行的“工艺写实”做法,是该矿旨在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足和短板,从而针对制定整改措施,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创新举措。下一步,还将在全矿所有队组进行全面推广,形成“合力效应”,促进全矿效率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