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8月05日> > 总第202305期 > B4 > 新闻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实践研究
新闻作者:黄楠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其地位逐步凸显。故而,学校需关注英语教育,尤其是小学英语教育,结合多元化教育模式,对教学内容推陈出新,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创新性的教育模式革新教学措施,带动教学探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夯实英语基础,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传承历史使命。

  一、立足生活情景,融合德育教育

  基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需设立生活情景、整合传统内容,帮助学生深化英语认知,以传统文化革新英语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熏陶下的英语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其语文涵养,促使学生综合思维的全面提升。并且,结合生活情景可助力学生德育素养的成长,让学生用英语知识感悟传统文化,以德育思维进行深度思考,继而提高其英语涵养,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推动小学英语课堂的质量提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What’syourname?》为例,教师可创设“传统文化交友会”的生活情景。活动开始,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名字里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像“萱”代表忘忧,体现父母的美好期许;“才”代表才气,体现父母对孩子未来学业的盼望。当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尊重每个名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培养尊重他人的品德。

  二、整合智能设备,助力课堂实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整合智能设备,以信息技术带动学生的思维拓展,让学生根据趣味课堂以英语视角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继而建立文化自信,提高其学习效力,促使学生综合思维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开展智能整合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革新,以多元化的教学措施更新教学节奏,以此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完成对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的深度实践。以译林版小学英语《Seasons》为例,教师可借助智能设备打造沉浸式课堂。利用VR技术让学生“穿越”到不同季节的古诗词场景中,春天漫步在“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江南园林,夏天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西湖风光。同时,通过智能平板推送四季相关的传统节气知识,如立春吃春饼、冬至吃饺子等,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习俗。

  三、创设娱乐氛围,改善教学环境

  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在小学英语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故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整合英语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趣味教学,围绕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特异分析创设学生适宜的学习氛围。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点,选取合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融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英语知识点,夯实英语基础,以此激发学生好学的特点,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译林版小学英语《Myweek》为例,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传统文化周历大冒险”游戏,把一周七天分别对应不同的传统活动,如周一开展“诗词吟诵日”,让学生用英语分享喜欢的诗句,用英语进行翻译解释。当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营造活泼氛围,让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运用单元所学句型交流一周安排,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夯实英语基础,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

  综上所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关注学生学习特点,积极融入信息技术、生活情景、提问课堂等方式,整合课堂内容,融合多元化模式,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当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依据学生特点完善教学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让其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