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01日> > 总第202288期 > B4 > 新闻内容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再强化,确保执纪执法公正廉洁
新闻作者:梅少粉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新时代背景下,纪检监察工作承担着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使命。纪检监察干部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直接承担者和实践者,他们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关乎斗争成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人民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这是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遵循。本文旨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执纪执法公正廉洁。
 

  一、强化政治监督,坚定政治方向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监督摆在首要位置,确保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认识各类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扎实开展“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确保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确保纪检监察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情况的监督检查,把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通过开展“监督保障先锋行动”,督促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同时,注重把对党忠诚作为重要检验标准,定期开展对纪检监察干部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七个有之”等行为的发生。聚焦“关键少数”,压实政治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分级管理原则,紧盯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对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落实管党治党“一岗双责”,实行季度报告制度。通过压力传导促进责任层层落实,推动政治监督全覆盖,确保监督精准有效。
 

  二、明确监督定位,强化日常监督

  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是“对监督者的直接监督”和“监督的再监督”,通过日常监督不断促进纪检监察干部廉洁自律和规范履职。一方面,通过常态化审视纪检监察干部的言行举止、社交往来,时刻提醒他们坚守廉洁底线,不触碰纪律红线,从思想根源上筑牢廉洁自律的堤坝,让清正廉洁成为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鲜明底色。另一方面,聚焦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等职责时的具体流程与操作细节,严格规范其履职行为,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到位、符合程序,杜绝权力滥用、执纪不公等问题出现,以严谨细致的日常监督持续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保驾护航,为纪检监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扎实做好日常监督基础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干部监督对象范围,落实纪检监察干部变更登记备案制,动态更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通过监督检查街镇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建设情况,摸清家底、补齐短板,注重发现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丰富日常监督方式。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好入口关,对新加入纪检监察队伍的干部采取“一必知、二必签、三必谈”工作机制,严明纪律要求。同时,主动探索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的方式方法,加强制度研究,强化与相关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把监督融入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全过程。强化制度执行,确保监督实效。纪检监察机关要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考勤及请销假管理办法》等,提高干部自我约束意识。通过定期跟踪检查制度的学习和执行情况,确保制度刚性约束。
 

  三、坚持严管厚爱,提升队伍素质

  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严的主基调,在教育管理监督上同步推进,一体融合,既体现从严力度,又体现关怀温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教育、管理与监督三者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一体融合。在教育层面,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党纪国法、最新政策法规以及典型警示案例,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实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让法规纪律入脑入心,时刻敲响廉洁警钟,使其明底线、知敬畏;在管理维度,细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考勤、工作流程、案件保密,到八小时之外的社交、生活作风等方面,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在监督上,构建严密的内部监督网络,强化日常巡查、专项督查、案件质量评查,对发现的问题零容忍,绝不姑息迁就,以强有力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彰显从严的力度。

  与此同时,关怀温度也不可或缺。要关注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健康,长期面对高压反腐任务,不少干部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适时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减压团建活动,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在职业发展上,搭建公平公正的晋升平台,依据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实绩规划成长路径,提供多元培训深造机会,助力其提升综合素养;生活中,对遭遇困难的干部及时伸出援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而凝聚强大的向心力。唯有如此,才能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重任的纪检监察铁军,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从严处置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要制定并严格执行问题线索处置办法,由专门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减少流转环节,规范开展问题线索研判。通过准确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坚决查处执纪者违纪、执法者违法行为,以更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能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干部在法律法规、反腐策略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素养。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外语、信息技术和心理辅导等跨领域培训,帮助干部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反腐挑战。注重政治上关爱和生活上关心。纪检监察机关要秉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理念,选拔高素质干部充实纪检监察队伍,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对于德才兼备、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纪检干部,予以大胆任用,充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使其才能得以施展。在严管的同时,也要注重厚爱。于生活细微处关怀干部,每年例行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干部生病住院、家中直系亲属离世时,及时送上组织的慰问。通过点滴关怀,让干部们由衷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凝聚更强向心力。
 

  四、强化纪法意识,推进规范化法治化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纪国法的捍卫者,需进一步提升站位,增强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持续深耕,在日常点滴中磨砺纪法意识、淬炼纪法思维、厚积纪法素养,推动工作朝着规范化、法治化稳步迈进。深刻领悟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高度统一的内涵,这是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的基石。深入剖析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讲政治与讲法治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逻辑,在实战实干中将坚定的政治意识与严谨的法治思维深度交织,把精准的政治把握与规范的法治方式巧妙融合,力求达成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融相生的最大化局面,切实书写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答卷。

  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准则。在保障权力规范运行的进程中,需稳步推动规范化与法治化建设双轨并行。以严谨的态度,严格依循权限范围、既定规则以及法定程序,有序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追责问责以及巡视巡察等关键工作,确保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皆有章可循、于法有据,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执纪执法权规范、高效、廉洁运用。持续加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推进规范化法治化的关键举措。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深化改革进程,强化执纪执法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机制。通过持续完善制度体系,织密扎紧监督网络,让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沿着法治轨道稳步前行。
 

  五、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打造过硬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纪检监察机关并非“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存在天然的“免疫力”,因而务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接受最为严苛的约束与监督。就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与监督而言,纪委监委要紧紧依托党委的统一领导核心作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持续深化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内涵,优化实践路径;另一方面,着力构建并不断完善请示报告等配套制度机制体系,从组织架构搭建的科学性以及决策流程的规范性层面发力,全方位保障党对反腐败斗争领导权的绝对掌控,确保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遵循科学理论逻辑稳步前行,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

  在从严从实强化自我监督约束的征程中,纪检监察机关当秉持自我革命的果敢气魄,全方位推进作风与纪律建设向纵深迈进。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果断制止家人、亲属借纪检监察干部身份影响力寻租谋私的行径,筑牢廉洁防线。与此同时,聚焦聚力持续整治“灯下黑”顽疾,用钢铁般的纪律、过硬的作风砥砺淬炼纪检监察队伍,使其成为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在反腐倡廉战场上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确保监督执纪执法权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家风建设领域,纪检监察机关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开展家访及走访慰问活动,密切关注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状况,及时且全面地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并且,要通过强化警示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以及利益观,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六、结语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明确监督定位、坚持严管厚爱、强化纪法意识、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基金项目:2020年度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制度成果研究”(项目编号:TJDJ20-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