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25日> > 总第202287期 > B1 > 新闻内容
山西省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
新闻作者:杜鹃 冉涌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18日,从10时至16时,位于太原市军民路的小桔充电站,和往常一样迎来网约车和出租车充电的高峰期。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充电便宜”。

  据了解,小桔军民路充电站是国网山西电动汽车公司虚拟电厂的聚合商户,该站依托山西电动汽车公司虚拟电厂的精准价格引导,实现了充电设施利用率和商户效益双提升,成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创新虚拟电厂市场运营模式的成功案例。

  众所周知,虚拟电厂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山西省围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于2018年12月27日率先在全国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并在2023年12月22日全国首个转入正式运行。在此基础上,由山西省能源局主导,山西省电力公司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一步研究构建“以市场为驱动、电价信号为引导、需求侧资源为主力军”的虚拟电厂建设工作,于2023年8月底先行入市,再次跑在全国前列。

  笔者从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随着进入山西电力市场的虚拟电厂聚合用户由107户增加至122户,聚合容量从82.18万千瓦增至201.38万千瓦,最大可调节负荷达到25.63万千瓦,正式进入“百万千瓦”级行列。

  山西省电力公司积极配合省能源局,于2022年6月共同研究制定并下发《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山西虚拟电厂建设拉开帷幕。《方案》明确了虚拟电厂类型、入市流程、技术规范等规则,要求“源网荷储”全链条各方加紧完善相关工作,为即将到来的虚拟电厂入市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虚拟电厂市场化建设运营最重要的一环,山西省电力公司坚持认真组织调控、交易、营销、电科院、电动汽车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对工作内容进行再细化、再梳理、再分解、再落实,全力保障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经过一年多扎实工作,山西省电力公司进一步明确虚拟电厂建设入市流程,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成虚拟电厂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虚拟电厂的统一接入、管理、服务。特别是针对虚拟电厂与聚合资源分时结算套餐无法量化用户参与调节的红利情况,以及“固定价格+红利分享”结算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分时价格引导作用的问题,促请省能源局将虚拟电厂与聚合用户的结算模式优化为“分时价格+红利分享”,从而使虚拟电厂聚合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合理,更有利于调动各方参与电力市场的积极性。

  此外,为验证虚拟电厂申报调节能力与实际的一致性,山西省电力公司组织国网山西电科院针对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调节速率及响应时间等技术标准,建立完整的虚拟电厂建设方案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确保注册入市的虚拟电厂能够有效支撑电网平衡调节。

  国网山西电动汽车公司在总结“新能源+电动汽车”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开展充电负荷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研究,不断丰富交易品种,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交易品类全覆盖,促进电动汽车负荷调控深度融合。

  2023年8月1日,国内第一座虚拟电厂——山西风行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正式投运,该虚拟电厂也是全国第一家“新能源+工业负荷类”虚拟电厂。为确保后续虚拟电厂高效运营,山西省电力公司密切跟踪,主动服务,切实解决山西风行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虚拟电厂调节响应合格率低等问题,赢得各方肯定。

  据悉,目前投运的5座虚拟电厂主要集中在每日中午低谷和傍晚高峰时段参与交易,通过赚取峰谷电价差实现增收和节支。

  从2023年9月1日至今,虚拟电厂交易频次为15分钟/次,累计交易电量3.36亿千瓦时,结算金额8369.66万元,虚拟电厂获得红利284.54万元。其中向用户分享40.55万元。

  小桔军民路充电站自从参与到国网山西电动汽车公司虚拟电厂以来,全站日均充电车辆增加到200多辆,设备功率利用率提高到1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山西虚拟电厂建设,将数量多、分布广、单体规模小的需求侧资源“化零为整”,通过聚合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在电力供需平衡调节中实现了高效率、规模化快速响应,提升了电力系统安全裕度,促进了源网荷储深度融合,丰富了电力安全保供手段,为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广阔商业机遇,为能源技术和业态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虚拟电厂,这个看似没有实体厂房和发电设备的“发电厂”,实则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可调节负荷和储能系统整合起来,通过精准算法,依据电力现货市场的需求和价格信号,实现对电力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从而达到与传统电厂相似的电力调节效果,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力量。

  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山西省作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正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探索能源转型与电力系统优化的新路径。

  在政策支持上,山西省印发全国首份虚拟电厂建设运营实施方案,明确了虚拟电厂类型、入市流程、技术规范等规则,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成虚拟电厂管理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虚拟电厂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在收益模式上,将“固定价格+红利分享”模式优化为“分时价格+红利分享”,使虚拟电厂聚合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合理,充分调动了聚合用户参与电力市场的积极性。

  虚拟电厂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大规模接入给电网带来巨大挑战。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各类可调节资源,实现削峰填谷,在助力新能源消纳、电网智能平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电力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了电力系统安全裕度。另一方面,虚拟电厂的发展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它为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商业机遇,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能源技术和业态的创新发展,加快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

  当前,虚拟电厂建设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仍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市场设计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配套政策和标准,加强技术支持,保障虚拟电厂规范有序发展。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虚拟电厂有望释放更大的潜能,在能源革命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落实“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