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18日> > 总第202286期 > B2 > 新闻内容
张旭波:创新中锻造工匠精神
新闻作者:孟涛涛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电设备中敲敲打打圆了创新梦,笔记本里圈圈点点成了工匠人。在潞安化工集团王庄煤矿就有这样一个“创新达人”,参加山西省“五小”竞赛,一人拿两个奖项;对电焊机进行细微改造,实现焊机待机状态下“零功耗”。2024年又在全国煤炭行业“劳模工匠助企行”暨第二届“院士·工匠论坛”活动中作经验分享,并被兖矿能源工匠学院聘任为兼职教师,作为师傅代表在仪式上收徒。他就是潞安化工集团首席技师、省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王庄煤矿北栗工区检修班班长张旭波。

  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从事电气设备检修工作20多年的张旭波,每当处理完设备故障后,看着恢复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心里总有一份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他还总结出“望”“闻”“听”“测”四字检修法。一次,井下综采工作面的高压隔爆开关,发生了跳闸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忙活了半天,却怎么也找不到故障的原因,于是就把他叫到了现场。他到现场后,询问了现场工作人员事故的处理经过,把开关重新合闸,将耳朵贴在了开关的外壳上,仔细监听开关的运行声音,听到了开关里面有“咝咝”的放电声,一般人如果不仔细去听,根本听不出来,后来他打开开关,看了看开关的三相主触头,结果有一相触头的卡簧,由于疲劳失效,造成了此次跳闸事故的发生。依靠敏锐的观察力、灵敏的嗅觉、良好的听力、精确的判断,他排除机器故障的时间要比别人快很多,为生产赢得了时间。据统计,他每年都要处理各类大小机电事故近百起。

  他深知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在技术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在日常的工作中,张旭波还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改造,这些发明创新成果,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他改进的“交流电焊机节能控制电路”项目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工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矿用新型摇表”项目也是他经过近一年的刻苦攻关,制作完成的集瓦斯检测和安全放电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摇表。这个“五小”竞赛项目不仅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而且还获得了山西省企业职工“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连续三年参加山西省总工会和长治市总工会开展的“五小”竞赛活动,获得山西省“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长治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并多次被潞安化工集团和王庄煤矿评为“技术标兵”“创新标兵”和“金牌工人”。

  在山西省职工“五小”竞赛成果展时,张旭波作为全省煤矿企业职工代表与与会省领导一起进行了成果展揭幕仪式。他的《矿区扬尘路段自动降尘装置》项目,在此次成果展上获得了一等奖。

  通过技术创新进行降本增效,他的实用新型专利“交流电焊机节能控制改造”项目在王庄矿电焊机使用数量最多的更新厂成功落地转化,改造后的电焊机需要焊接时,拿起电焊钳自动上电,放下电焊钳自动断电,解决了电焊机空载损耗电能的问题,一台电焊机一年可以节约电能500kWh,改造成本只需500元,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名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积极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激活一线职工的创新热情,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进程,工作室创建至今,已累计培训员工千余人次,累计授课超4000课时,培训员工考核的优良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工作室拥有国家专利十项,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工作室主要参与实施的技术应用和“五小”竞赛创新项目达30多项。

  “作为一名机电检修工,虽然岗位平凡,但工作应该做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会不断朝着工匠目标奔跑,追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旭波信心满满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