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04日> > 总第202284期 > B4 > 新闻内容
高考作文实践案例分析
新闻作者:彭锐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是高考的重中之重,作文又是语文的重点。因此,作文的成败关系着语文高考的成败。下面我们以高考作文为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真题:喷泉与泉水
 

  一、真题命题特点分析

  (一)从考查内容看

  材料的重心在后面:“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这类作文较为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关注生活现象,感悟生活哲理。学生都见过泉水和喷泉,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感悟,才会人人有话说,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更大,能给学生更多的创意写作空间,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写作水平。而且在立意、择体、选材、构架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障碍或困难,有意降低审题门槛,转而靠材料构思和语言表达来拉开考生的区分度。

  (二)从审题角度看

  审题门槛低,没有在审题环节上给考生设置过多干扰,让考生上手容易。材料选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为考生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但这个题目不能简单肤浅,而是要注意挖掘比喻义,深入思考文字精髓,捕捉到命题的用意。可换成“显性的与隐性的”“台前的与幕后的”“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静止与发展”“感性与理性”“眼前与长远”“伟大的与平凡的”“高大的与细小的”等等这类比喻对比性话题。

  (三)从命题趋势看

  1.湖北高考将采用全国卷,而全国卷也是一直在贯彻新课改理念,命题形式仍以材料作文为主。作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基本的为人处世能力是课改精神的要求。材料作文往往角度设计多,学生发挥空间大,有利于考察学生的“三观”。

  2.全国卷高考作文将继续关注人生,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风风雨雨,有父母的爱护,有老师的教导,有朋友的支持。其中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如学习成绩不理想,朋友亲人之间闹别扭。人生之路如何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流等应是考试的侧重点之一。
 

  二、立意角度

  (一)从“喷泉与泉水”二者结合的角度构思

  先有泉水蓄积,后有地上喷泉,然后才有了溪流。结合人生,人生的蓄势待发,人必须不断积累沉淀,不断努力奋斗;再联想个人与社会、国家、民族思考,正因无私奉献的普通群体,才有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可以踏实做好平凡工作。

  (二)从“泉水”的角度构思

  “泉水”没有“喷泉”那样光鲜高大绚丽,但作为幕后的工作者、支持者、奉献者应同样感到自豪。所以可立意为“为了共同的目标理想甘愿默默奉献”。
 

  三、如何写好作文

  功夫在平时,只有涉猎广泛,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使自己的文采提高,才能真正下笔如有神。就今年湖北卷作文而言,泉水与喷泉贴近每个人的生活,让每位考生都有感悟可发,但也要注意立意与选材:

  (一)立意要准确深刻

  要揭示事物的本质,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如《我们》,考生认为地上的清泉和地下的清泉是一体的,与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是一体的论点互为照应。哲理味浓,同时也扣住了材料。又如《掌声响起来》,考生认为我们每个人背后都有默默付出的人,他们的成功也有你一份,所以伸出我们的双手,给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以掌声。足见考生见解深刻,思维敏锐。

  (二)选材要典型新颖

  选材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无误的表现主题,如《伟大来自平凡》,考生选取资质平庸的刘邦、一无所有的刘备,这些故事虽然陈旧,但对于主题“伟大来自平凡”的表达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又如《成功的背后》一文,考生选取《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同样具有典型性。

  (三)多关注生活,写真情实感

  很多考生讲述身边的故事,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文中,有考生列举了冰上舞者,高中生努力学习的例子。无不表达出独到的见解,写出了独特真实的感情。

  (作者单位:利川市第五中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