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安化工集团煤基合成油公司,有这样一位备受赞誉的人物,他穿梭于机器轰鸣的检修车间,身影忙碌却坚定,他就是检修车间主任许海龙。多年来,许海龙扎根一线,宛如一颗螺丝钉,牢牢铆在检修岗位上,凭借精湛技术、科学管理及创新精神,成为车间的主心骨,带领团队为公司设备平稳运行、降本增效,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安全是最大效益。”这句话深深烙印在许海龙心间,面对检修车间复杂多样的作业环境,许海龙秉持敢抓敢管、严抓严管、细抓细管的作风,毫不松懈地紧盯车间检修作业全程。 新《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出台后,他迅速响应,主动对标调整。就拿搭设架子的登高作业来说,这一环节潜藏诸多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许海龙参与修订涉及登高作业的安全事项,将车间安排部署、与工艺车间的交接交底以及搭设全程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逐一细化成表格化对照确认内容。如此一来,每个步骤清晰明了,员工操作有章可循,安全监管精准到位,成功为每一次登高作业系紧“安全带”,确保车间检修工作安全、有序推进。 员工积极性对车间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许海龙巧用“一体化绩效方案”这把“金钥匙”,巧妙融合价值创造与6S绩效,打破传统薪酬“大锅饭”模式,通过加大激励与考核力度,合理拉开员工工资收入差距,让努力与回报成正比,激发大家主动挣工资的热情。 分配方案落地过程中,许海龙坚持方案公开透明,车间6S绩效分配的激励、处罚细节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职员工眼前,接受群众监督。此举不仅督促员工自律奋进,还为车间营造出和谐稳定、风清气正、人人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让车间运转似齿轮咬合般精准高效。 一直以来,许海龙秉持“降耗、提效”理念,化身创新“领航员”,带领车间创新小组向生产设备难题发起挑战。2024年,他牵头完成了多项亮眼成果,合理化建议2项,“五小”创新1项。 备煤破碎机锤头磨损快、更换成本高,许海龙带领团队钻研修复堆焊再利用技术,成功让废弃锤头“重获新生”,为公司节约费用1.6万余元。气化灰锁下阀拆装曾是棘手难题,吊装时易因重心偏移引发侧翻事故,许海龙带领工人自制专用吊耳,一举攻克难题,既方便了吊装操作,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安全吊装,为生产顺畅运行筑牢根基,尽显创新赋能的强大力量。 许海龙目光如炬,在降本增效方面,细抠费用“节流阀”。精准锁定车间检修费用消耗大头——起重消耗,这项消耗在车间总消耗中占比高达83%。他积极推动架板从竹制升级为钢制,有效降低了风化损耗;规范卡扣使用与维护流程,明令禁止抛投撞击磕碰,细致做好拆回卡扣的上油保养工作,大幅延长架板、卡扣使用寿命。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大幅削减了公司检修费用,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添砖加瓦。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许海龙将持续深耕车间内部组织管理,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拓展检修服务深度与广度,努力推动公司设备生产稳定运行能力迈向新高度,为企业稳健前行倾尽心血,续写检修人的奋斗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