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下,各行各业都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布局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推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传统机械制造业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晋能控股集团华越华益公司给出了答案——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打造数字化工厂破题,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华益公司于2016年6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高端液压支架油缸,是华越机械公司围绕“延链、补链、建链、强链”思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4月,国家提出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后,我们感觉这是企业新的机遇。同年5月,我们开始进行数字化工厂调研工作。建设数字化工厂,已经成为制造业由资源驱动变为信息驱动的必然选择。”华益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管志龙说道。 2021年,华益公司推进数字化工厂二期工程建设,围绕“生产自动化、过程透明化、管理信息化”目标,重新构建了管理层、应用层、设备层、生产层数字管理模式,集成MES、DNC、CAD、CAPP、3D五大系统,实现了生产管理科学规范、管控过程公开透明、生产订单可控可追溯,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023年,公司被评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24年,成功通过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在华益公司调度室,巨大的电子屏幕分屏、多角度显示着生产车间各道工序的实时场景,调度员曹静波和同事认真监控着各生产环节和不断更新的数据指标。 “目前,公司数控机床全部安装了生产数据采集器,12个班组的132道生产工序,全部纳入了‘一张网’管理,实现了物物互联、管理互通。”曹静波介绍道。 华益公司数字化工厂建成后,科学制定生产管理流程,将订单产品的生产图纸、内部结构、技术要求、涉及工种等信息,通过数据链和中控调度系统平台传输到各个班组和各条生产线。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件的生产进程、工序的操作情况,都会精确地通过MES智能制造系统,反映在公司的调度平台、车间远程操作一体机和相关人员的手机上。 数字化工厂的加速推进,将看不见的“神经系统”延伸到生产过程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企业信息管理链,让生产管理变得更具“智慧”。该项目荣获2021年度山西省“金桥工程”三等奖。 2024年12月6日,在华益公司机加工工段,数控立车操作工张国庆开完班前会,第一件事情就是前往车间内的MES智能制造系统远程操作端接收当天的生产任务。 “之前,班组长每天在班前会上分配当天的任务。”张国庆介绍,“自从上马了MES智能制造系统,我们可以直接在系统上查看每日的任务单,有时甚至能提前了解一周或一个月的工作安排。” 此外,在车间的远程操作端上,张国庆和班组成员还可随时调阅零部件图纸,做好技术准备。完成生产任务后,通过终端及时录入工作信息,检验员随即进行验收,生产组及时跟进,避免了加工浪费、停工待料等情况发生,生产管理实现了实时化、精益化。 产业向新,加“数”奔跑。华益公司将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数字+创新,在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上下功夫,以“创新之核”激荡“发展之能”,不断推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势见效,让“制造”变“智造”,为行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