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下,课程思政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使命。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合理融入课程思政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推动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一、深度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在“大思政”视域下,怎样深入挖掘学科思政元素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认清这一点,不仅得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得加强课程思政的渗透。数学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其重视,深层次地挖掘,并且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呈现,以便学生有效地学习与吸收,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其的研究成果,像《周髀算经》中就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展现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讲述国外数学家如毕达哥拉斯对勾股定理的研究过程,以便有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思维。除此之外,数学中的很多概念与定理都体现出辩证思维,如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直线与曲线等对立统一的关系等。通过这些能够很好引导学生理解事物的两面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创设具有思政内涵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下提倡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其合理引入初中数学课堂,能够促进课程思政的渗透,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并在此过程中接受情境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思政理念与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创设环保主题情境。如“某工厂为了减少污染打算升级改造生产设备,已知改造前每月排污量为一定值,改造后每月排污量减少了若干,经过几个月后,排污总量达到环保标准。求每月排污量的减少值以及改造所需时间。”借助此,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思政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学实践,能够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思政素养。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以便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关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