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寒,雪花窗。随着近期气温不断骤降,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针对井下、地面供电系统全面“把脉问诊”,就关键环节精准“点穴”,全面筑牢冬季供电坚实防线。 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保障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该矿组织相关科室、专业队组召开专题会,通过开展冬季供电专项培训活动,邀请本矿首席、高级电工和内部技术骨干授课,针对冬季供电设备的操作要点、维护技巧以及应急处置方法等内容进行讲解和现场演示。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培训一线电工和相关岗位人员160人次,大大提高了电工技能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 此外,该矿电力科精心编制“口袋手册”,给供电系统的电工以及各类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检查人员发放人手一本,方便他们随时翻阅用电知识。手册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涵盖了井下供电系统操作与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和标准要求,成为现场工作人员日常作业的“行动指南”和检查人员验收工作的“衡量标尺”。无论是电工进行设备检修维护,还是操作人员启动各类电气设备,都能够依据小册子中的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安全要求、精准无误。不仅有效减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进一步提升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设备维护保养是确保供电连续性的关键所在。 该矿精准施策,迅速行动,精心部署供电系统防冻工作,秉持“气温骤降,质量不减”的信念,对全矿冬季供电系统展开了一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排查,对6条35千伏线路,6条6千伏线路,3座35kV变电站,2座6kV变电所供电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体检”,特别对35KV变电所、6kV变电所、西风井变电所等重点场所进行重点监管,针对排查的隐患和风险点,科学运用“六查”工作法,溯源分析、整改。 同时,要求变电所运行人员严格执行“小时制”巡检制度,加强室内加热除湿设施和室外设备的安全检查,重点巡查在零下温度环境下的机电设备,对除冰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潜在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制定维修和保养计划,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件,对设备的密封性能、加热除湿装置等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设备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能力,防止再次挂冰。及时清理母线桥绝缘子等关键设备上出现的挂冰情况,确保设备“零缺陷”运行。巡线人员提前做好雪前防范和雪后特巡工作,利用红外测温仪对供电线路进行测温,强化对供电线路的隐患排查和运维管控,保障“生命线”安全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风险,真正做到“雪前有准备、雪中有监护、雪后有保障”。 面对突发情况,有效的应急处置是维护稳定供电的有力举措。该矿通过完善停电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储备停电应急物资,包括电力抢修设备、备用电缆、应急照明设备等共10余种。定期组织机电一队、二队开展停电应急演练活动,积极组织电工技能培训,设置模拟故障场景,让学员通过实战实操的方式,在面对实际供电故障时能迅速准确做出反应,精准解决问题,从而确保供电的平稳运行。 在最近一次停电演练中,各应急救援小组在接到通知后迅速集结,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抢修工作,最短时间成功恢复了模拟故障区域的供电,比以往缩短了6%的时间,全力保障全矿冬季供电安全稳定运行。 漳村煤矿在寒潮的“特殊期”,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夯实设备维护保养,不断提升突发应急处置能力,用充分的准备、过硬的能力、绝对的决心,持续提升电网安全保障能力和供电服务能力,在寒冬中点亮安全之光,用实际行动守护矿山万家灯火与高效生产的生命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