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C1版) 这几年,外地煤价格走高。“我们用煤量大,”张国富说,“运输成本每年要有数亿元,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企业“越烧越亏”,还有将近2000号员工要养活,这么下去扭亏脱困几乎不可能。 研发一种助熔剂,让气化炉能烧本地煤,成为问题关键。但也有不少人反对,一套气化炉系统十几亿元,烧出问题了谁负责? “试,有可能成功,不试,只有死路一条。”煤基清洁能源公司首席师张国华和团队顶着压力,精选几十种材料,历经上千次试验,克服一系列难题,终于研发出新一代助熔剂。 2021年底,4台气化炉全部单烧本地煤,原料加运费,一年省下数亿元。同时,团队不断优化助熔剂配比,吨煤助熔剂成本降了近八成。 “180项目”持续稳产,开发出50余种煤基合成产品,今年产量预计达到100万吨。产业链也在延长,已培育出6家下游企业。 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煤制基础油为原料,生产高端润滑油产品。“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装备等领域都用上了我们的润滑油,不断填补国内空白。”公司总经理助理、市场研发部部长张晓军颇有成就感。 论吨卖的煤炭、焦炭,变成了论斤卖、论克卖的精细化工材料。山西正着力打造10条煤化工重点产业链,计划到2030年,建成国内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 废气变资源,清洁化生产,氢能重卡运煤1万公里减碳12吨 大雪过后,晋南沁水盆地气温骤降,晋城市沁水县李庄村村民王小曲家里暖意融融。墙上壁挂炉显示,出水温度38摄氏度。“取暖做饭用上了煤层气,不用掏煤灰了,村里环境也干净了不少。”王小曲说。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产自煤层、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山西煤层气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山西蓝焰煤层气公司总工程师郭盛强介绍,公司20世纪90年代在沁水县寺河矿区开展地面瓦斯抽采试验,目前已形成从钻井、压裂、排采到集输的系列技术工艺体系。 近年来,山西探索出一条“先采气后采煤、采气采煤一体化”的煤矿瓦斯治理利用模式,煤层气规模化开发迈上新台阶。 “前10个月全省煤层气总产量达到113.8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产量八成以上,创历史新高,已超过去年全年产量。”山西省能源局油气处处长康义介绍。 在吕梁孝义市北姚加氢综合能源岛,一台台氢能重卡正在排队加氢,10分钟便可注入35公斤氢气。 “加满能跑300公里,一天够用了,行驶中只排水不排尾气,污染少。”鹏飞集团卡车司机吴治明说。 这些氢气从哪里来? 几公里外的鹏湾氢港制氢工厂,焦炉煤气通过净化装置、增压设备、脱硫、脱碳转化等装置,转化成氢气。 “以前,煤炭炼焦产生的焦炉煤气,一半以上点了‘天灯’,破坏环境又浪费资源。”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介绍。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山西是煤炭大省,工业副产焦炉煤气丰富,加上物流重卡需求高,运用场景有优势,2019年就开始布局氢能全产业链。主阵地吕梁市成立三位副市长领衔的工作专班,设立每年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鹏飞集团是“链主”企业之一。“我们在氢能研发上下功夫,省级氢能中试基地已获批,协同推进成果转化。”郑鹏介绍。 今年5月,20辆氢能重卡从孝义市出发,将煤炭送到天津港,再装满货物返回。发运里程1500余公里,沿途使用三个加氢站补能,现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每行驶1万公里减碳12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