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月前小李找我办事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那头没说了一分钟的话,小李便暴跳如雷地骂道:“别和我说这些,你不知道现在孩子天天补课要交学费?我一天到晚上班累死累活的也就挣那么点钱,你怎么就不为我想想呢?还张嘴问我要钱,你能看得起就看看,看不起就不看了!”
小李边骂边怒气冲冲地挂断了电话,看着一向在人前还知书达理的小李发这么大的火,我赶紧关切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张老师,是我那个病秧子老妈,今天说这儿疼明天说那疼儿的,现在人家说是腰疼的不行让我拿上钱领她去医院看病了,成天给我添乱,真是烦死了!”
听到这儿,我不由的满腔怒火起来,“那是你妈,不管怎样,你不应该以哪样的语气对待她,况且她现在有病在身你不管她谁管呢?作为儿子,你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让父母过得开心、舒心一些,而不是在他们生病的时候痛骂一通,你这是在他们的心口上撒盐啊!”
听了我的话,小李似乎觉得自己的话有些过分了,带着无奈的表情埋怨地说道:“嗯,那我下班后过去看看,哎,遇上这些病秧子大人真是倒了霉了!”
看着他那幅好像受了万般委屈的表情我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他母亲弯腰曲背在家里唉声叹气的镜头,我想此刻的她肯定心如刀绞,孤独、无助、绝望等等悲观的心理会让忍受病痛折磨的她看淡人世间的亲情,更会让她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小区里有位80多岁的婆婆几天前因病去世了,对于她的去世街坊邻居们都在无奈地叹息着。婆婆半年前身体还非常好,给儿子媳妇几乎天天买菜、做饭、收拾家,不幸的是有天出门时摔了一跤便无法走路了,从这以后坐上轮椅的她便迎来了意料之外的生活:媳妇整天板着脸看都不看她一眼,做下饭不情愿地给她端过去一碗,儿子一给她替换尿不湿便骂骂咧咧的抱怨,一整天家里人都不搭理她。年迈的婆婆一辈子为儿子一家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想不到老了换来的却是如此待遇,一气之下婆婆生病住院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与世长辞了。
在婆婆的追悼会上,儿子媳妇在亲朋好友面前伪装的伤心欲绝,似乎对婆婆的离去有万般的不舍。他们的哭声没有受到旁观者一丁点的怜悯,有的只是更多的厌恶。我想到这对夫妻年老体衰,如果他们的子女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时,他们便会体会到老母亲逝世前那种揪心的痛,便会深恶痛绝他们在母亲身上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过。
小时候,父母把我们视若珍宝,对待我们那可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当我们“呀呀”学语时,他们会不厌其烦地教我们说话;当我们蹒跚走路时,他们会寸步不离地护我们左右;当我们感冒生病时,他们会昼夜不停地守在我们床前;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竭尽全力地为我们排忧解难;当我们出门远行时,他们会牵肠挂肚地想念着我们……我们的喜怒哀乐、生活情况、所思所想都时时刻刻牵动着他们的心。而当我们的父母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失去自理能力时,做儿女的想一想自己到底给了他们多少陪伴与照顾呢?与他们对我们的付出相比,我们在他们身上又付出了多少呢?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我们应把父母的付出牢记在心,在他们年老时多抽出时间去耐心陪伴、细心照顾、真心关爱,让他们体会到子女孝顺的温暖、陪伴的快乐,感受到这一生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张小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