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19日> > 总第202101期 > C6 > 新闻内容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寺河矿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闻作者:通讯员 王琦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寺河矿坚持“创新、绿色、卓越、高效”的企业精神,对照“全力打造高标准、高效率、智能化、本质安全型、环境友好型的国内一流矿井”新发展目标,按照“抓技术、强管理、高效率、保安全”十二字工作方针,抓好矿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进一步扩大生产、安全、创新成果,为企业打造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贡献力量。
  
强创新 树标杆 对标一流鼓干劲
  寺河矿始终坚持“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创新”理念,提出“双百万”科技创新启动与奖励资金,进一步在全矿范围内营造了“人人皆可创新”的浓厚氛围。对矿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五小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创新”等各类在用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了一整套的资金支持、奖惩考核、成果孵化的创新工作体系,为矿井培育了一流的创新生态。
  靠改革谋发展,靠创新解难题。在东井区掘进工作面试行小煤柱掘巷工艺,极大提高了资源回收率;研发综采工作面斜撑装置及支架改造,为快速顺利通过构造区提供了有力保障;自主设计改造包迎头机、抛矸机、四臂改六臂钻车,对EBZ220机组进行掘锚一体化改造,提高掘进效率;对7个采掘队组实现多部皮带集控,节约岗位司机42人;推广千米钻机循环水打钻,为钻机加装“一钻一视频”装置,创新采用泥浆脉冲系统配套三棱刻槽钻杆施工钻孔工艺,不断提升抽采品质。
  寺河矿通过青工技能季赛、创新成果品鉴等活动,积极为职工搭建创新平台,引导职工开展自主创新、岗位创新、小改小革。全年共征集科技成果49项,五小成果481项。共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权专利44项,目前共拥有职务专利115项。大直径定向钻孔钻进工艺及配套装备研究、大采高超长工作面底板水害防治技术及应用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持续高涨,人人皆可创新成为全矿职工的广泛共识,“全员创新”成为矿井的一张靓丽名片。
  
育人才 建梯队 开创发展新局面
  寺河矿始终坚持将人才作为矿井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第一资源。与外部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创造性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在授课中融入各类企业发展元素,为管理人员搭台建擂,找准关键、补齐短板,由内而外提升综合素质;试行公开竞聘,在一线区队择优选拔9名采掘区队长、党支部书记;组织主体专业大学生“回炉”再造,探索建立后备人才库,为更多职工创造出彩机会;大力实施全员素质提升计划,巩固完善“每日一学、每周一课、每季一考”培训模式,鼓励管理骨干、技术能手登台授课,创新培训载体,提高培训效果;发挥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技术人员解难题、破瓶颈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满足矿山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操作人才队伍。
  在2020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与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寺河矿职工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不仅展现了职工们的良好风貌,更指明了全矿职工的成长成才方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追有方向成为了矿井的新风尚。
  寺河矿以打造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团队为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构建管理、技术、操作人才成长渠道,努力让每个寺河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抓党建 保民生 用心用情办实事
  寺河矿始终坚持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不动摇原则,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矿党委创新提出以“方向正确、载体鲜明、保障有力”为核心内容的“三维+智慧”党建模式,打造具有寺河特色的党建示范阵地,全面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以“微党课”竞赛为载体,广大党务工作者与党员们变身教员,通过活动互比互学,共同提升,竞相出彩。持续加强日常监督,深入推进“146”内部巡察,狠刹“十种不良风气”,摒弃“十种不良行为”,引深重要岗位人员“六查六看四强化”体系,全面提升监督质量,矿井政治生态朝着持久风清气正的方向迈进。
  寺河矿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让文化与管理水乳交融。先后开展“初心与共,精神永恒”——我与寺河十八年主题访谈、摄影展等活动;编写“寺河矿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和人才建设工作案例与汇总”丛书——《成长》;不断刷新企业文化展览室、井上下宣传牌板等文化阵地;矿党委持续抓好新闻宣传引导、精神文明创建、意识形态研判等各项工作,传播寺河声音、传承寺河精神、讲好寺河故事,矿井形象持续巩固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寺河矿按照“美化、亮化、净化”总体思路,大力开展地面标准化整治工作,塑造现代化品牌矿井新形象。将东风井污水站回用水反至井下二次利用,全年实现再生水资源109500立方米;持续深化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整治工作,提高顶板管控力度,减少漏矸量;试验沿空留巷、小煤柱开采,减少资源浪费,做到应采尽采;积极研究改进覆岩离层注浆工艺,促进矸石清洁高效回填,最大程度减少井下回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和“含金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