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02日> > 总第202017期 > C7 > 新闻内容
奏响煤海青春乐章 ——记潞安集团高河能源综采预备队队长康显强
新闻作者:通讯员 李一桥 连雅男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一线队组的多面手,8年多来,康显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自从与煤结缘以来,康显强在实践中历练,在工作中成长,逐渐成为潞安集团高河能源的业务骨干,先后获得集团“优秀学习型员工”“优秀青年人才奖”“金牌员工”“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精细管理筑牢安全堤
  康显强,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硕士。2012年他来到高河能源综采队,从清煤工、支架工等基础岗位干起,一路成长为班组长、技术员、副队长、党支部书记。2017年,综采预备队走马换将,时任该队党支部书记的康显强接过了队长的接力棒。
  工作中,康显强发现个别员工“三违”反复出现,且重复率较高。通过与他们座谈,康显强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个别职工心存侥幸以及好奇冒险等心理在作祟。找到了症结所在,那么习惯性违章该如何根治呢?他决定从员工的心理与行为安全方面寻找突破口,大力开展“心中的亲人与亲人的心中”主题活动。
  晓之以理就是通过宣安全语、讲安全事、上标准岗,帮助职工知晓安全之理;动之以情就是让员工父母、妻子、儿女给本人写祝福语、期望语,整理后挂在会议室、巷道内,让员工每天上班前都能看到家人对他的期盼,促使他们从心底产生对工作的责任心,强化了集体观念;施之以爱就是对职工真正的关爱,不是单纯地给予,还包括及时地表扬、得体地批评、无情地处罚几个方面,让其树立起“对违章手软、讲情面就是重大隐患,严厉处罚就是行善养德”的理念;导之以行就是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发挥党员的标杆作用,让群监员、青监员共同参与到安全防护中来,使“吨吨精品煤、班班安全岗”理念成为职工自觉遵循。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导之以行”四管齐下,标本兼治,营造了“人人要安全、人人拒违章”的浓厚氛围,队组的“三违”情况有了明显改观,比去年同期减少90%,有力推动了队组安全工作。
  
立足实际找准创新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康显强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发动全员开展技术创新,营造人人思创新、人人善创新的浓厚氛围,为推动队组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
  针对综采面大溜机头电缆在转载机和前溜移动过程中容易挤伤的问题,康显强带领团队设计了大溜机头电缆保护装置,有效破解了转载机与前溜移动不同步、搭接长度不固定和转载机挡煤板高度会轻微起伏的难题。针对使用单体柱加压时压力值全靠工人的经验判断,造成初撑力源头上不达标,他带领团队对单体柱液枪进行了可视化改造,从源头上保证了压力值达标。同时,他和工友们还对采煤机辅助喷雾装置、放煤指示仪、狭窄巷道材料运输装置等进行小改小革,其中放煤指示仪荣获长治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跨前溜移动折叠式过桥取得了集团以个人命名的创新成果奖;大溜机头电缆保护装置、放煤指示仪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三个第一”照亮创效路
  在高河能源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引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洪流中,康显强带领综采预备队先行先试,创出了“三个第一”,为全公司推广应用“三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家实现无煤柱开采。基于沿空留巷技术,结合W1319工作面特点,经科学论证后,采用“W”型巷道布置方式,率先开展了无煤柱开采试验,这在集团实属首次。在试验中,康显强带领骨干连续观察参数变化情况,因地制宜调整巷道支护方法及通风方式,成功推进了近700m,创造效益1.2亿元,为集团无煤柱集约高效开采提供了现场经验。
  第一家使用柔性网收尾。在E1303工作面收尾过程中,康显强首次采用矿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代替金属网防护的方法,提升了安全性,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收尾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按现有的地质条件,可实现多采煤6000t。
  第一家组织充填开采作业。在高河能源“绿色膏体充填开采项目”实施中,综采预备队担负井下充填作业任务。康显强带领技术人员主动向专家请教,立足项目新要求,尝试编制岗位职责、规范操作规程、明确管理流程等,逐步规范管理秩序,并深入井下作业现场跟班工艺写实,对井下充填各环节进行了逐步优化,在充填调试中积累了海量实测数据和大量实用经验,为充填开采项目正式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