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矿井采掘工作面普遍存在着历史埋深最深、瓦斯含量最高、瓦斯治理难度最大等多重挑战,潞安集团漳村矿创新思维、主动作为,创新推出了“四个一”瓦斯治理新路径,为实现矿井瓦斯高效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尝试。
强化一个理念,即“打钻为生产服务,生产为打钻创造条件”。针对当前矿井安全生产实际,为了确保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安全,漳村矿在抽采系统通过持续强化“打钻为生产服务,生产为打钻创造条件”的核心理念,初步形成了抽采科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及组织协调作用,与抽采系统各相关业务科室及生产队组构建起密切高效合作关系,形成“人员、物资、技术”等核心要素的互通有无、互帮互助、高效协作的合作关系,实现了矿井瓦斯治理“一盘棋”。
创新一个模式。为了不断提升局部瓦斯治理水平,漳村矿着眼于破解自身瓦斯治理难题,从优化迈步钻场距离着手,将之前每50m布置一个“边掘边抽”钻场,调整为现在的每40m布置一个“边掘边抽”钻场,施工两组长距离瓦斯释放钻孔,实现了高效释放瓦斯压力,提升了瓦斯治理水平。与此同时,该矿还按照“安中求稳、稳中求进”的管理思路,出台了《九条瓦斯治理特别管理规定》,重点围绕掘进工作面发生变化及时停撤、钻场布置、安全掘进距离等核心内容进行了刚性约束和明确规定,确保了瓦斯治理“有据可依,有法可依”,实现了瓦斯科学治理手段最优化,为破解漳村瓦斯治理难题和兄弟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搭建一个平台。结合矿井当前安全生产实际和瓦斯治理难题,漳村矿创新搭建起了一个由生产科、地测科、抽采科、通风科、安监处等业务科室为主要成员,动态共享各自专业数据和变化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依托该平台,相关业务科室安排专人24小时动态更新最新数据,实现了地质变化、瓦斯参数、风量等关键数据的透明、及时、高效、共享,有效指导生产队组科学从容地应对地质变化、瓦斯异常等瓦斯治理难题,实现了“一平台”促进一座矿井瓦斯治理形成合力的新常态。
出台一个规定。为了杜绝工作面作业时瓦斯含量突然增高,威胁安全生产,漳村矿主动作为,积极行动,从控制掘进最短割煤时间和最长支护时间着手,出台了《综掘工作面“六个必须”安全管理规定》,对人员站位、掘进机退出规定距离、顶帮支部标准等6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严格控制“最短割煤时间”和“最长支护时间”,实现匀速割煤,缓慢控制瓦斯涌出,确保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安全,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