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0月29日> > 总第201940期 > C1 > 新闻内容
潞安集团古城煤矿优化方案 掘进驶入“快车道”
新闻作者:通讯员 史文晋 杨波涛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潞安集团古城煤矿目前正处于基建矿井转生产矿井的特殊时期,为保证正式投产后,采掘正常接替,该矿未雨绸缪,从瓦斯治理、工艺设备改进、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逐步实施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从本质上提升了掘进效率。
 
降服瓦斯促掘进
    瓦斯抽放对煤矿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为降服这支“气老虎”,古城煤矿“排兵布阵”,牵着“老虎”鼻子走。该矿目前开采的3#煤层埋深大、瓦斯含量高、治理难度大,高瓦斯区域掘进巷道均采用双风筒供风,且风筒距工作面较近,工作面风速、煤尘大,现场作业环境差。为了控制瓦斯涌出,必须要延长割煤时间,一刀煤要割60分钟左右。除此之外,部分高瓦斯巷道延伸管路、风筒、单轨吊道、打设瓦斯释放孔或防突孔等辅助工作也减少了有效掘进时间。
    为了保证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的瓦斯治本战略,该矿采取了“岩巷、半煤岩巷先行,煤巷后行”的阶梯式掘进模式,即由岩巷向两侧布置模块化预抽钻孔,为煤巷掘进提供掩护,以减少煤巷掘进时瓦斯涌出量。
    为了控制瓦斯浓度,该矿想出的“伏虎”招数还不止于此,双巷交替掘进,解决高瓦斯煤巷掘进间歇性停产影响;实行“边掘边喷”方式,减少巷道释放瓦斯影响;推行机动灵活的瓦斯治理方式,根据巷道布置、采掘衔接时间等实际情况,采用邻近巷道模块化预抽钻孔、地面排采井等瓦斯治理方式,提高瓦斯治理效果。不仅如此,该矿还增添了“伏虎利器”——千米钻机,目前,千米钻机正逐步取代普通钻机,减少边掘边抽钻场的施工数量,提高掘进效率,如千米钻代替普通钻机推广成功,掘进工作面将不再受施工钻场制约。
 
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为基建矿井的古城煤矿,虽然有“一张白纸写文章”的优势,但也存在“新家开头万事难”的隐忧。该矿领导优化巷道设计,强化设备检修,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提高掘进效率。
    优化从“头”开始。巷道开口时,考虑到生产组织的方便性,确保各系统最优,尽量减少直角开口设计,采取斜角机掘开口,便于轨道拐弯运输。在巷道支护方面也进行了动态优化,在保障顶板安全的基础上,对锚网支护巷道支护参数进行动态优化,最大限度降低巷道支护成本的同时更为掘进抢出时间。同时,该矿实施巷道用途反馈优化设计,对不必要施工的巷道不再施工,联巷根据实际用途调整巷道断面、对不同用途巷道根据实际降低巷道高度等措施。
    出炭不出炭,机电是关键。为了保证设备开机率,该矿一方面强化设备检修责任制的落实,使队组的检修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记录详实准确、有据可查,实行符合点检周期的责任负责制,并且细化完善了设备日检、周检、月检巡视制度、设备隐患排查反馈制度、设备每日交接班制度等多项考核制度,加大班中设备巡查次数,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当班处理的不过班,不能及时处理的向相关领导汇报,使其在短时间内得以快速解决。另一方面则强化动态巡查和静态集中检修的有效结合,抓好设备的预防性、周期性检修工作,特别是煤流沿线共用设备的检修必须做到信息共享,集中停机检修并保证设备正常开机率。
 
夯实基础练内功
    无论是瓦斯治理还是优化巷道设计、强化设备检修,都是为提高掘进速度做准备,而高效掘进的决定性因素则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万事俱备后,掘进队组引入竞争机制,对于管理基础好、安全意识强、掘进秩序良好、正规循环率高的掘进队组,在衔接安排上倾向地质条件优的工作面、优先配备先进设备,好装备加好工作面,实现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待遇如此优厚,效果立竿见影。各队组主动求变求强,提升素质、苦学本领,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自身得到提高后,该矿队组没有停步于此,而是更进一步进行立体式对标管理。对照不同队组一些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的优势项目进行对标,达到队组间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本矿对标结束后,掘金队组又把目光投向兄弟矿队组,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外出“取经”,借鉴在管理上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效矿井的先进经验或重点创新项目,汲取精髓,扬长避短,推动掘进效率提升工作。
    除此之外,该矿还加强预控管理,坚持超前抓、抓超前,对各项工作超前性、预防性规划,采取超前有力、监管到位的措施,着力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安全生产方面主动作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