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0月22日> > 总第201939期 > C6 > 新闻内容
发挥好总工程师在企业中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
新闻作者:阳泉市上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刘兴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泉市上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1年7月,2000年9月竣工投产,隶属晋能集团阳泉有限公司。矿井地质储量17472.5万吨,现可采储量9127.8万吨,井田面积12.464km2,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10万吨/年,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现开采9#、15#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为Ⅲ类,均属于不易自燃煤层。
  近年来,上社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创新性企业建设目标,搭平台、建团队、争项目、促管理,完善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锁定各专业领导机制,构筑体系中间力量,配齐了采、掘、机、运等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技术管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各个环节全部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科技发展轨道。
  公司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科技研发站,形成了完善的科研机制,出台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及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并下设科技创新领导组,负责制定和落实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考核、审批、奖励及技术人才的引进,致力于优秀青年职工的挖掘与培养;通过成立“路燕兵工作室”,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培养和造就了更多的科技创新精英,使科技成果和“小改小革”不断得到推广与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科技产品的价值,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巷道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的应用
  为进一步降低动压巷道返修率,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上社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对支护形式、支护材料、支护强度、施工机具、检测机具以及矿压监测仪器进行优化,全力打造巷道支护精品工程。
  ——支护形式优化。顶板支护由锚杆、锚索同排布置优化为锚杆、锚索分排布置的形式,同时加大锚索预紧力,与锚杆形成的压应力区形成骨架网状结构,进一步保持了围岩的完整性,提高了围岩支护强度。同时,结合煤体完整性程度以及巷道变形情况,将15#煤动压巷道巷帮支护由锚杆支护优化为全锚索支护。
  ——支护材料优化。根据围岩钻孔观测,将顶锚索由Φ17.8×7200变更为Φ21.8×6200的锚索;15#煤动压巷道巷帮由Φ20×2400的锚杆支护变更为Φ17.8×4200的锚索支护;将4800×4mm的M钢带变更为BHW235/280-4-4800的W钢带,使钢带护表面积增大,护表作用增强,有利于锚杆预应力的扩散和锚杆作用范围的扩大;锚杆垫片由140×140×10mm的方垫片更换为150×150×10mm的可调心托板……
  ——支护强度优化。支护设计进行优化后,提高了锚杆扭力矩与锚索预紧力的数值:15#煤动压巷道顶锚杆扭力矩由150N·m变更为400N·m,顶锚索预紧力由160kN变更为300kN,原巷帮采用锚杆支护,扭力矩为120N·m变更为全锚索支护,锚索预紧力为180kN;15#煤非动压巷道顶锚杆扭力矩由150N·m变更为300N·m,帮锚杆扭力矩由120N·m变更为300N·m,顶锚索预紧力由160kN变更为230kN;9#煤巷道整体顶锚杆扭力矩由150N·m变更为300N·m,帮锚杆扭力矩由120N·m变更为300N·m,顶锚索预紧力由160kN变更为230kN。
  ——施工机具、检测机具优化。锚杆预紧装置由风动扳手变更为扭矩倍增器:一方面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满足新支护设计300N·m和400N·m的要求,相比原支护120N·m(帮锚杆)和150N·m(顶锚杆)有了很大的提升;传统的指针式手动力矩扳手变更为NB—800型声控式锚杆力矩扳手:声控式扳手可固定扭力矩值,通过发出声响来确定锚杆扭力矩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检测过程更加直观方便;锚索预紧装置由风动张拉泵变更为电动张拉泵:解决了使用传统风泵油箱密封性差,施工时液压油容易喷出等问题;3.0系数的张拉千斤顶变更为5.8系数的张拉千斤顶:可提供370kN以下的预紧力,可满足设计要求。
  ——矿压监测仪器优化。由原来带刻度表盘的液压枕、套筒式离层仪变更为数显式矿压监测设备:由人工定期下井对全断面锚杆(索)受力状态和顶板位移量、煤柱应力的大小数据进行收集,通过U盘采集,很好的保证了数据的存档,为今后矿压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依据。
  采用新支护,提高了巷道整体的支护强度,保证了巷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新支护每米综合成本均比原支护有所降低。   
  下一步,上社公司将继续推广应用该套技术,借鉴支护设计“三高一低”的原则,根据不同工作面顶板赋存情况、煤柱尺寸、工作面四邻关系、工作面构造情况以及巷道用途等进一步优化支护设计,将全面提升公司的支护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快速更换2000m主斜井皮带工艺的应用
  利用机头卸煤辊处回柱绞车将新胶带从地面拉至卸煤辊处旧胶带底部,将新胶带自下方和旧胶带重叠对齐,用螺丝将新胶带与旧胶带固定连接,将主皮带机变频器频率调至2-3Hz,低速启动皮带机,利用旧胶带牵引新胶带进入滚筒内并成一周运转至主井皮带栈桥平段处进行断带,将新胶带断头从卸煤辊处翻至上胶带处与前方胶带进行硫化做头,并在主井口进行旧胶带回收。  
  快速更换主斜井皮带新工艺,解决了传统更换胶带工艺投入人员多、工程投资大、矿井停产时间长的问题,新胶带从过去20卷变为6卷,节省硫化接头数量14个,时间缩短了3倍以上,节省硫化皮带接头时间112个小时,减少矿井停产时间108个小时,不仅间接地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工程费用60余万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创造价值600余万元,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自动旋转喷雾装置的应用
  利用出水的反作用力旋转,进水压力越大,压力轴承旋转越快,雾化效果越好。另外根据巷道断面可灵活调整洒水杆的长度,达到雾化降尘预期效果。
  自动旋转喷雾装置适用于巷道、封闭工作面的降温、降尘,其旋转喷雾体积小,不受空间约束,任何地点皆可安装,并且可根据煤矿井下粉尘浓度的大小、巷道的宽度灵活调节,通过水压冲击空气产生反方向的推力使本实用装置自动旋转,形成方圆雾,无需机械传动,节约水能、电能及配套设施,达到雾化效果。喷雾装置利用出水的反作用力自动360°旋转,水压1-10MPa皆可满足使用条件,雾化效果好,用较少喷雾头实现了产尘点的全断面封锁,降低了煤尘对工作面的危害。井下操作使用简单,挪移便捷,解决了传统喷雾只有风、水具备时才可安装使用的缺陷,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有效保证防尘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制气动挡车装置的应用
  利用气压作动能,通过操纵阀控制气动千斤的伸缩,气动千斤的伸缩带动通过定滑轮的钢丝绳运动从而控制挡车栏的升降,气动挡车栏杆为常闭状态,当运输车辆通过时,岗位工能够简单、便捷的提升挡车栏,通过操作操纵阀将挡车栏被牵引钢丝绳拉起,处于放行状态;车辆通过后,将操纵阀扳到相反位置,挡车栏恢复常闭挡车状态。
  自制气动挡车装置由动力系统、固定系统、传动系统、挡车系统等构成。由原来人工盘绕或者是电动挡车装置改为现在自制气动控制挡车装置,通过操纵阀控制气动千斤的伸缩带动控制挡车栏的升降,可有效避免由于挡车栏升降不及时造成运输事故发生,极大的提高了斜巷运输的安全性、灵敏性、可靠性。通过将电气控制改为气动控制,不仅可减少开关、电机、减速器、电缆的使用,节约用电成本,而且避免隔爆开关的使用,可降低失爆的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且制作成本低,便于安装维护、控制灵活,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有效避免人工直接手动盘绕挡车装置,有效提高了安全性能,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符合矿井节约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的要求,可广泛应用在井下运输巷道中。
  一项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使公司的科技创新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总工程师作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带头人,要带领好技术团队攻坚克难,由生产实践中来,到生产实践中去,将科技创新、小改小革工作扎根在基层,深入到一线,充分调动基层工作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以专业技术人员带动基层创新热情,全力推进“小改小革”成果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建造一座智慧宝库。
  进一步建立健全科研人才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在对科技创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中切实可行的课题,从收集一论证一实施一验证一优化一推广应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研人员及基层人员加大奖励力度,以培育公司核心技术能力和激励广大职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科技创新工作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不竭动力。
  同时,要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深层次、多领域的技术合作,开展重点项目科学技术研究试验,紧密围绕“科技兴企”战略,运用创新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公司内外部科技资源,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公司广大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专业性平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科技创新团队核心作用,全面引领公司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