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0月22日> > 总第201939期 > C3 > 新闻内容
同煤集团煤峪口矿 深化创新实践 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新闻作者:通讯员 任璐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煤集团煤峪口矿注重创新实践,把党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完善管理模式,推动平台搭建,扎实推进企业安全平稳高质量发展。 
  发挥党建优势,彰显引领作用。该矿以保稳定、促和谐为目标,结合生产实际,发挥党建工作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推动管理水平提档升级。创造性地提出了“爱党、爱国、爱矿、爱家、爱工友”的“五爱”精神,激发员工对党、国家、企业、家庭、工友的热爱之情和敬爱之意。该矿举行“三基建设”支部书记素质拓展技能大赛,参赛的支部书记就“三基建设”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进行阐释,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在座的支部书记进行交流沟通,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支部党建基础,提升党支部书记素质技能。开展“网络舆情随车访”,组织党员干部分时间、分批次的乘坐班车听取舆情,及时倾听员工呼声,了解员工诉求,为员工解难题、办实事。在基层大力推进以亲情文化、道德文化、班组文化,员工学习平台、提醒平台和班组安全文化走廊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两台一走廊”建设,营造出特色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该矿紧紧围绕煤矿长期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现状,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扎实推进管理创新工作,先后制定完善了《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物资使用闭环管理考核的实施意见》等多项管理规定并下发执行,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强创新机制向区队、班组延伸,成立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建立创新成果记录台账,收集员工的创新想法,详细记录并进行分类整理和合理评价,把此记录作为岗位技术能手评选的重要参考,激活企业机体每一个细胞,把管理创新工作推向深入。开展员工标准化管理培训,加强标准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与考核,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依靠科技力量,保障安全生产。该矿广大干部员工全面贯彻“科技兴矿”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紧紧围绕“四个发展”总体思路,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和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解决了实际生产中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近两年,共申报91项科技成果,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40项,共有40项通过集团公司验收。在这些成果中,以90后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创新力量也在不断涌现。副井提升系统不能满足矿井生产效率提升发展的需求,且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机电科90后青年技术人员团队提出了一种集提升机系统、信号系统和操车系统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网络化的副井提升运输系统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该项技术荣获“矿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油脂是煤矿井下生产一线单位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但井下油桶装、卸及入库时,困难较多,综采队青年技术人员在井下油库附近合适位置,安装16#工字钢在顶板上,将单轨吊车安装在工字钢上,再配合1T手拉葫芦、专用油桶吊钳,将矿车内油桶起吊至一定高度,通过单轨吊车滑移至油库台座上方,再缓慢松开手拉葫芦,将油桶放置在指定位置。该设计已被应用于14#层410盘区81010工作面,减少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在短时间内将装、卸、入库等程序完成,经济效益显著。此外还有液压退锚杆装置、皮带防灭火喷雾装置等多项创新成果。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员工实力。该矿坚持“人尽其才”原则,贯彻“人才强企”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立足岗位培训,邀请各单位有经验、有专长的技术能手开展对口专业培训,采取理论培训和现场教学双重模式,提升青年人才的理论知识文化和现场操作水平,解决部分专业和工种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师带徒”制度,制定《煤峪口矿“导师带徒”实施方案》,组织各工种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与优秀大学生自行结对,通过授课、实操、技术指导等方式,让青年员工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技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回炉再造”,在生产一线学习历练,新报到的大学生全部分配到综采、机掘、工程等一线单位实习,秉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理念,让青年大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中,进一步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提升实操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快速锻炼成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