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17年9月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保安煤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生产技术部部长
2017年10月~2018年9月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二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2018年9月至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保安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煤炭行业是一个工作环境艰苦、系统复杂多变、生产环节众多且责任重大的高危行业,随时面临水、火、瓦斯、矿尘等自然灾害威胁,如何实现煤矿安全高效健康发展,始终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保安煤业隶属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始建于2005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Mt/a。本井田主采煤层为8、9、15#煤层。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8、9#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15#煤层为弱突出煤层,采用“上行开采保护层”卸压开采方法,将15#煤作为保护层首先开采,15#煤层埋深约800m,属于较难抽采煤层。矿井现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4个岩巷开拓工作面,各采掘开工作面均实现独立通风系统,供风量能满足生产需要,并严格执行、落实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始终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通过近年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强化,制度措施的不断完善,职工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技术设备的不断创新,煤矿安全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问题。
随着煤炭市场需求的扩大,特别是采煤设备和采煤技术水平的提高,巷道掘进工作量加大,目前生产中岩石巷道仍使用炮掘,而打眼、喷浆等仍采用人工作业,属于普及型机械化作业线,掘进施工工艺很多,工序均不能平行作业,从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充分运作,故而影响岩巷单进水平。依据公司掘进巷道现状分析,巷道掘进单进水平还有待提高。
——优化巷道布置,推行煤巷、减少岩巷的掘进量。发展掘进机械化,不断提高掘进机械化水平,对综掘工作面的设备进行选型配套和改造,达到快速掘进的目的。继续探索岩巷、半煤岩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的新路子。
——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对技术能手带徒弟、讲课,给予适当奖励,充分发挥岩巷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潜能,为岩巷快掘献策献力。对井下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应用新技术方面做到技术交底。
——优化施工方法。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掘进工艺、工序,能平行作业的最大限度的平行作业,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循环个数。同时利用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对井下巷道支护进行调整、优化,在提高支护效果的同时减少施工工程量、降低巷道成本。
强化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风险防控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控制煤矿重大事故的前提,是煤矿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包括定性与定量过程),而风险则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煤矿“显性”危险源是危险源特性通过人的观察、仪表的检测可见,如回风流瓦斯超限报警。“隐性”危险源则是危险源特性难于通过人的观察、仪表的检测可见。由于公司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先进技术也日趋成熟,迫切需要统一《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来指导煤矿安全生产,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强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分级和预测分析 根据矿井的自然条件、开拓开采及装备技术条件和最大下井作业人数等因素对矿井进行危险性分类,确定矿井危险性类型,然后从不同的生产单元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判断,确定生产单元的危险源级别;煤矿事故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井下存在各种危险源,危险源的失控则导致事故及经济损失。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控制煤矿重大事故的前提,是煤矿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对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预测事故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可以确定生产矿井的危险性类别和生产单元的危险性分级。
提升矿井深部开采及顶板控制技术 公司现开采15#煤层,巷道埋深在700~826m,属深部矿井,由于矿压较大,对巷道支护提出严峻考验。因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强度与结构偏弱,导致部分巷道在经受一次开采影响后发生严重底鼓、顶板下沉和两帮挤出严重。
——巷道顶板管控。在巷道支护设计中采用高预应力成套锚杆(索)支护技术,以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和低支护密度为原则,在巷道支护施工中及时主动消除岩体松散变形,确保顶板结构稳定。
首先要改变支护理念,采用“高预应力强力一次支护”技术。通过改变原有巷道支护思维观念,逐步认识到原有支护理念认识上存在误区或者错误观念,推行“三高一低”的高强预应力支护理念。同时,公司将15112进风顺槽作为公司支护示范巷道,从支护上进行全新改革,锚索预紧力从250kn增加至300kn,巷道初期支护刚度在原基础上提高20%;支护排距从0.8m提高至0.9m,实现了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同存。
同时优化改进支护材料。积极推广使用多种新型支护材料,如异型托板、拱形锚索托板等。针对公司地质条件复杂、矿压大等因素,通过优化改进支护材料,增加护顶面积,提高巷道整体承载能力,降低巷道变形率,准确找到适应公司井下开采支护设计。
——松软破碎巷道顶板管控。由于地质构造、地应力和松软岩(煤)层的特性,采取预注浆加固裂隙方式,对松软破碎围岩进行加固。围岩注浆后,可提高围岩的自身强度及承受外载荷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并采用锚索支护,使锚索有稳定的承载点,从而发挥注浆加固与锚杆支护二者的优势,共同保持围岩的稳定。
同时,要完善巷道矿压监测技术,通过完整巷道监测资料,详细掌握巷道围岩动态及其规律性,不仅可以为巷道支护的成功实施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实时观测顶板离层情况,为顶板事故预警。
充分发挥煤矿总工程师在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和技术支撑作用
对于煤矿工人来说,相信无人会否认技术保障体系和防范措施对于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正因如此,总工程师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煤矿总工程师的技术优势,原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在《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首发式上特别指出,煤矿总工程师是“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煤矿安全技术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术创新工作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总工程师是企业技术领军人,代表技术体系内所有工程技术人员,代表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方向,切实保证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析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可以发现,近年来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一个是瓦斯爆炸,一个是透水,而这两种灾害对应的业务部室分别是“一通三防“和地测防治水中心,这两个业务部室在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都由总工程师分管,因此如何发挥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它渗透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指引着煤矿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加强技术革新、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