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薛瑞新)同煤集团同忻矿综采二队8309工作面是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支架在放煤时,插板或后摆梁容易接触到后部的刮板输送机,易损坏刮板输送机链条和刮板输送机,进而造成机电事故。
针对这一问题,同忻矿宏飞工作室成员段宏飞、李建功、董和祥等人一起认真查看问题现场,详细了解故障原因。之后,经过讨论研究,确定了研制智能化工作面精准放煤控制装置的实施方案,工作室成员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攻关之中。
他们对支架放煤进行了精准的控制改造:在每个支架前(后)立柱、尾梁千斤顶、插板千斤顶分别增设了4个行程传感器。考虑到支架的姿态对放煤可能产生影响、造成事故,又将前后行程传感器差控制在200毫米以内。同时,根据精确计算,得出尾梁端头距后部刮板输送机的最低高度大于300毫米,支架高度为3.5米。在确保放煤安全的前提下,分别对4个传感器的行程进行了科学设置,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执行自动放煤程序。
改造后,插板、支架与刮板输送机不再出现“接吻”现象,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设备事故率、提高了开机率,而且保障了井下的安全生产,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智能化工作面精准放煤控制装置”已申报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