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监管煤矿72座,总能力10446万吨/年,其中生产矿井40座,总能力7560万吨/年。按隶属关系,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公司所属煤矿企业有31座,地方煤炭集团煤矿企业41座;按监管关系,县级直接监管63座,市级监管煤矿有9座。目前,全市正常生产矿井33座,正常建设矿井6座,停产矿井7座,停缓建矿井26座。1~6月份,忻州市生产原煤2599.81万吨。截至目前,全市煤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对此,忻州市煤炭工业局局长郭建平介绍了忻州市的经验做法。
抓好安全 防范为先 “煤矿属于高危行业,无论是灾害重还是灾害轻的煤矿,都必须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健全落实风险管控制度和措施,防止风险转化为事故隐患,隐患升级引发事故。总而言之。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全力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郭建平说。
他表示,近年来,忻州市煤矿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总体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安全基础,扎实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狠抓标准化建设、风险预控综合治理,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主动性还比较差,管理、装备和全员素质整体水平还不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
因此,忻州市煤炭局采取多项措施使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事故发生。首先是推进重大风险管控和灾害治理,督促企业做好年度和专项风险辨识评估工作,重点加强对开采条件变化、爆破、过构造带等薄弱环节的超前风险辨识管控和动态变化管理,着力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其次,狠抓隐患排查治理。按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排查治理责任,抓好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自检自改工作的意见》,抓好季度对标检查工作,查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隐患,推动自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此外,对于重大灾害防治也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瓦斯治理方面,督促企业重点抓好瓦斯抽采和通风管理,强化现场管理和监测监控;在水害防治方面,将老空水防治作为重点,持续推进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严格落实分区管理各项措施;在顶板管理方面,全面落实《山西省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试行)》,规范技术管理,严把支护材料关,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支护质量,同时要加强监测监控及现场管理。
安全监管 重在体系建设 忻州市煤炭工业局极为重视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健全体系,加强安全监管。
首先是落实包保责任制。按照省厅《关于印发<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公司所属煤矿分级分类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晋煤安发【2018】6号)要求,市、县两级根据监管煤矿数量以及生产建设状况,新增了5人小组数量(市级2个,县级2个)并于2月28日全部到位,全市煤矿全部落实了包保责任制。
其次是落实挂牌责任制。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落实和监督考核工作的通知》(忻政办发【2018】19号),对全市72座煤矿落实了安全生产挂牌责任人,并对挂牌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检查频次、监督考核、责任追究进行了明确。
第三是实施分类监管。根据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灾害程度、生产建设现状等状况对煤矿进行分类,实施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安全监管。
正因为监管体系的强大作用,减少了监管中的人为因素,使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在监管执法消除安全隐患方面,忻州市煤炭局按照年度督查检查计划,结合省厅部署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深化重大灾害治理等工作,统筹推进,严格监管执法检查。1~6月,市、县两级煤炭部门共检查煤矿425次,发现一般隐患和问题2743条,重大隐患10条,下达执法文书573份,罚款451万元,停止采掘工作面作业6个,停产停建整顿矿井7座。近期根据汛期煤矿灾害特点,该局安排部署汛期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彻底整治露天煤矿边坡管理不力、排水设施和防排水工程不完善以及存在重大隐患、违法违规等生产建设行为,严防露天煤矿滑坡、井工煤矿洪水灌井事故发生。1~6月,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潞安集团、阳方口矿业公司及潞宁煤矿、石湖煤矿、程家沟煤矿、世德孙家沟煤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进行了安全约谈,指出问题,促进整改。
安全生产标准化 煤矿现代化 郭建平认为,监管只是手段,安全才是目的,人员素质、技术装备和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必须常抓不懈,以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建设。
为此,忻州市煤炭局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把标准化建设作为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的重要抓手外,还实施对标创建工程,使已达标煤矿保持动态达标、持续提升。二级标准化煤矿进一步改进工艺技术、改造设备设施、加强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对标一级,以提升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
此外,还实施了先进产能提升工程,以提高煤矿现代化水平。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全市生产矿井40座,申报一级12座,已命名9座,公示待命名3座。申报二级26座,已命名26座;1座未申报,1座列入化解过剩产能待关闭。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面,按照要求,组织25座矿井申报了2016~2017年度安全高效矿井,其中申报特级24座,申报一级1座,目前国家煤炭工业协会已组织了评审。
为了将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忻州市煤炭工业局还开展了安全警示活动,组织各煤矿企业重点观看了2015年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4·19”重大透水事故、2016年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0·31”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等警示教育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检验应急救援准备,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组织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下发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组,明确了以“进机关、进企业”为活动重点,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狠抓安全培训,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培训煤矿从业人员17000余人。
郭建平表示,尽管做了不少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还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抓好生产现场安全,强化培训,抓好从业人员安全,突出重点,做好防汛工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全力抓好煤矿安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