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6月26日> > 总第201823期 > C1 > 新闻内容
走好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马佳 来虹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井下作业不仅要对风险隐患超前防范,还得在事故发生后能控得住、跑得出。晋能集团晋城公司南河煤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长效工作机制,着力走好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公里”,相继开展了井下水害事故应急预演、顶板事故应急预演。今年的“安全生产月”又开展了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演练。
  “报告调度指挥中心,我是15109回风顺槽当班班组长张凯,15109回风顺槽皮带机头机电设备群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火势很大,工作面受火灾影响已关闭局扇运行,现正组织现场人员开展自救,撤离至猴车机尾清点人员时发现我班组有一人被困,情况紧急,请求支援。”下午3时30分,在接到险情报告后,调度指挥中心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矿立即进入紧急状态,10个应急小组迅速集结。矿长在了解清楚事故情况之后,当机立断,迅速安排各小组工作任务,要求立即各就各位,展开工作。技术专家组马上调取了事故区域技术资料,进行图纸研判,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抢险救援组携带装备紧急于井口集结;现场警戒组在所有通往回风巷道相连的风门处设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查点各作业地点撤离人员;通讯信息组实时监测灾区有毒、有害气体的变化……各小组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开始救援准备工作。
  井下,跟班队长、瓦斯员利用现场消防器材进行灭火作业,使得火势得以控制,又安排人员对现场皮带着火点加强监视,防止二次燃烧事故发生,但受火灾影响仍无法恢复局扇供风,现场无法确定被困人员具体位置。现场信息迅速传达到指挥中心,请求救护队入井搜救。
  下午3时45分,现场救援组长气喘吁吁地赶到副井口传达方案。4时05分,救护队佩戴好专业救援装备携带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及急救器材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并对被困矿工展开施救。4时30分,发现被困人员,检查到被困人员小腿骨折,现场进行了简单包扎,将其放上担架。4时32分,调度中心收到“伤员已顺利救出,正在外运升井,请做好救护准备。待现场无火情后,逐步恢复通风与供电”的电话报告,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各级领导一起离开调度中心匆匆赶往副井口,物资装备组的救援器材、医疗救护组的急救药品都早已在副井口“原地待命”。救护队护送伤员升井后,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救助,矿长关切的问候了伤员的身体状况,在大家目光相送下伤员第一时间搭乘急救车前往医院。伤员抢救告一段落,但抢险工作还在继续,后勤服务组正拿着清水、食物慰问受灾职工,对他们进行情绪安抚,现场满是温情画面。17时整,矿长欣慰地宣布:“南河煤业2018年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圆满结束,解除警戒,恢复现场。”
  井下火灾应急救援预演,仅是南河煤业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的一小部分。该矿在5月31日开展“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以来,陆续进行了安全知识竞赛、机电技能比武、拍摄“井下触电事故”微视频、组织“邀请矿嫂进矿山”、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一系列活动。每项活动都方案详实、组织严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性;活动内容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一线,注重群众性;每次活动都注重结果、综评效果,强调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推动性。
  借着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该矿以自己新成立的安全生产小分队为依托,严查违章、查工程质量,提升矿工的安全意识及作业技能;以情景模拟促安全,让矿工切身体会一旦发生危险,保持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的意识;用亲情关爱抓安全,多几声叮咛,多几句提醒,用亲情去捂热“三违”人员对家庭、对自己、对企业不负责任的心,担负起对家庭、对自己、对企业的责任;制定和执行了适合“南河”的详尽方案和措施,强力落实和推动集团“136”安全管理模式和“333”安全举措;严立规矩,细下功夫,大张旗鼓地开展“反三违”活动,“三基”建设夯基固本。
  一个科队一牵头,一次活动一重点;安全工作齐推进,群策群力保安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南河煤业以扎实有效开展的系列活动为“点”,以“136”安全管理模式和“333”安全举措的推动落实与“反三违”活动的大张旗鼓开展为主线,以创新的安全管理“南河模式”在工作中的执行和落实为“面”,一步步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和安全工作引向深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