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保证检修质量,不合格的设备绝对不能往外发;下井帮助队组处理设备故障,测试好了咱们再上井;队组平时反映的问题,都要当回事的处理,人家反映的问题是在帮助咱提升工作。”早上7时50分,阳煤集团五矿机运区修配队早碰头会正常召开,队长白国保在安排了当天的工作后,又从服务意识方面对大家再次进行了强调。 今年38岁的白国保2004年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被集团公司统一分配到阳煤集团五矿。在五矿机运区修配队,白国保从技术员、副队长再到队长,他迎难而上、敢想敢干。 刚参加工作时,白国保被安排到修配队担任挂职技术员,协助技术员开展工作。起初,他的工作主要是了解修配队各组具体的分工、承担的检修任务、矿用设备的拆装程序、回收上井设备的鉴定、绘制设备图纸、编制规程措施等。由于实践经验少,本职工作繁杂,对煤机方面的知识又不胜了解,白保国有些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因为学校毕业后,白保国在社会上闯荡,吃了不少苦头。对于这份工作,他倍加珍惜。静下心来想想,“不动手永远学不会,自己还是要从最基础的学起。”于是他坚定信心,主动向队长申请,第二天便到车间里面去工作。 就这样,他拿着图纸、说明书与实物进行对照学习,跟着老师傅一起动手参与设备拆装。可一上手,他发现综掘机拆起来容易,安装起来可有些复杂。单油路来说,图纸上的油路都是直线,看图纸一目了然,可实际上油管是弯曲的,短的一米长,长的两米多,安装时在掘进机各部件缝隙中左穿右插,上下挤压,非常麻烦。如果接错还得重新倒接,这样油脂就会毫不留情地“光顾”衣服、鞋子,甚至是脸上,这些都是免不了的。“你要不用心拆装个四五遍,肯定是弄不清楚。”白国保随口说道。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白保国对这些煤矿使用的综掘机、采煤机、液压支架、皮带、煤溜等大型设备的构造、安装、拆除的程序等都有了详细的了解。他还积极参与井下机械事故的应急处理,掌握设备的运行环境和故障的处理方法,了解设备的缺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工作中,白保国发现修配队对各种矿用设备的资料档案建立的不够完善,他便开始着手对上井检修的设备进行测绘,按设备的不同类型建立数据档案,为日常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 每天负责全矿设备的检修工作,小改小革的事情数不胜数。每年两次一号主斜井皮带的检修任务都是由修配队来完成,松放皮带便是检修皮带机头的首要工作。主斜井强力皮带每米重90公斤,长2300多米,自重达20多吨。2013年以前,施工方在松放皮带时,总是先用卡子固定好皮带,然后使用两台20吨倒链,采用人工拽拉的方式进行松放。这样,工人在干活时紧挨强力皮带,存在安全隐患,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工作效率也不高。 对此,白国保看在眼里,又联想着自己日常检修的设备,便动起了脑筋。他想着如果用液压泵和液压油缸进行组合,人工操作液压阀,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来拉动强力皮带,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在征得队领导同意后,他便和队里的技术人员进行研制,经过试验,最终他们利用120型综掘机的液压油箱和2.3米长的液压千斤进行组合,在机房的承重梁上加装吊挂装置,用以固定液压千斤。这样,经过简单的改造,一套涨拉皮带的装置便诞生了。 像这样的小改小革,在阳煤五矿机运区修配队还有许多。2016年,由白国保牵头研制的《一体式机械火药库门锁》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白国保不断的努力,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2016年5月,白国保被任命为修配队副队长,分管电修车间和机钳组。同时他的工作重心也放在了人员的管理、班组的建设和检修质量的把控上,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他给修配队又培养了3名可独立处理井下机械故障的人才。 2017年9月,矿上公开竞聘机运区修配队队长,经过笔试、面试环节,白国保从四名竞聘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以综合成绩90.05分获得第一名,当选为修配队队长,成为目前机运区最年轻的正队级干部。 当上了队长,担子重了,责任也大了。每天早上7时50分,白保国要召集队干及各组组长召开早碰头会,通报前一天的工作落实情况,安排当天的工作任务,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8时30分,各组正常工作后,他要对全队铁焊、矿修、电修、机钳、综合、支架、采修七个组进行例行巡查,以掌握职工的状况,排查现场的隐患问题,重点工作他要盯在现场指挥,及时沟通、处理应急情况。 勤勉自立,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学精神,也是中华儿女挑战人生、追求卓越的重要表现,白国保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80后”男儿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