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4月03日> > 总第201812期 > C2 > 新闻内容
敲警钟 思教育 保安全
新闻作者:■ 本报记者 门高伟 通讯员 崔永涛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见人就要钱,说是要把钱给爸爸,这样爸爸就能早点回家了。”宜兴煤业“8·1”事故中一位遇难矿工的妻子没有把丈夫遇难的消息告诉孩子,而是告诉孩子爸爸是去了外地挣钱时,失声痛哭地说道。这是3月28日,大同煤监分局召开南郊区煤矿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大会上,警示宣传片《情与法的评判》中的一幕。台下,大同煤监分局、南郊区煤炭局、同煤集团、中煤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晋能集团大同分公司及所属部分矿井主要负责人200多人一片沉痛。
  据大同煤监分局局长朱正亮介绍,大同煤监分局从3月~6月,在大同辖区内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为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左云县、南郊区、同煤集团确定为三个安全重点地区,组织召开集中警示教育大会,今天是第一站。虽然大同市2017年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零事故,南郊区近几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但丝毫不能松懈。通过集中警示教育活动,要求各煤矿正视自己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差距,消除影响安全的隐患。
  为此,大同煤监分局崔永涛在会上利用PPT进行了典型案例剖析,通过讲解事故经过、分析原因、追责情况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中煤担水沟“1·17”重大顶板事故、山西汾西宜兴煤业“8·1”较大其他事故等六起煤矿安全事故,以期引起各煤矿的重视和警醒。
  通过分析这六起煤矿安全事故,正如大同煤监分局副局长李智林所说,从情感上来说,是沉痛的,从法律上来说,是无情的,这就是对煤矿事故情与法的评判。
  南郊区煤炭局局长秦秉威认为,警示教育是保障安全生产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煤矿85%的事故发生都是人的因素,警示教育就是要改变以前只注重技能培训,忽视人们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改变这一现状,从而加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
  南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建中表示,以前检查,南郊区辖区煤矿每个煤矿都会有70多条隐患,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在基本减少了30%,可以说南郊区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但不能放松、不能忽视。希望各煤矿内功再加强,意识再提高,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针对南郊区新增监管的同忻煤矿、中煤塔山煤矿等六座煤矿,朱正亮逐矿讲解各矿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大家提个醒,不要有麻痹思想。”他还指出,南郊区煤矿生产隐患越来越多,要求各煤矿要责任到位、思想到位、意识到位,要有政治意识、政治站位,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牢,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来抓安全。通过此次警示教育大会,希望大家有所醒悟、有所感触,感到自身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到煤矿的每一名职工,使矿井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抓安全,把牢安全这个关口。
  据了解,从3月份开始,大同煤监分局已分别在晋能集团大同分公司、吴官屯煤业、同煤集团精通兴旺煤业、树儿里煤矿、青磁窑煤矿、黄土坡煤矿等开展了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