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月来,时间从未阻挡奋进的步伐。在已经落幕的2018年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第十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大会提出的“‘迎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做好做强‘三个保障’‘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等”这些关键词成为全矿干部职工口中的“我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过去的一年,王文胜、杜红玉入围“长治工匠”,闫彩霞成为“大国工匠”,王海川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潞安集团常村煤矿也连续10年蝉联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被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授予“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同时,潞安集团常村煤矿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授予“第十五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荣誉称号,是全国煤炭系统和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屡获佳绩有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有实力“直挂云帆济沧海”,迈向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新时代。 立足基础集约高效新模式 2018年煤炭产量计划800万吨,其中喷吹煤产量200万吨;掘进进尺38000米,其中岩巷4000米;瓦斯抽采量:2750万立方米……2018年3月21日,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第十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提出了全年主要预期指标。根据《常村煤矿第十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确定了2018年工作总体思路。 从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上看,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全年完成800万吨产量任务,要动用8个工作面,准备4个工作面,初采4次,收尾5次,安装回撤共计12次。而实现集约高效,就要进一步优化抽掘采衔接,围绕“三大六超前”组织,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现在,从国家到集团,都在大力推广‘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智能开采,在井下推广‘互联网+’技术,从装备上提升集约高效整体水平。"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矿长韩玉明表示。 今年以来,该矿紧紧抓住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探索矿井智能化开采。目前,潞安集团常村煤矿井下变电所、架空人车、空压机房、局扇等岗位已实现“无人值守”“集中控制”“远程控制”,并且其他高尖端技术也广泛应用在井下。前不久,该矿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神华、山东、江苏调研“综采工作面无人开采”以及“智能化开采”技术,力求将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打造成智慧矿山,在数字化矿井建设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攻坚克难重点工程稳发展 回顾2017年,随着潞安集团常村煤矿+470m水平采掘战线向南北两翼方向的不断延伸,瓦斯通风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该矿正常有序生产。为尽快释放日益紧张的通风压力,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安全高效快速推进470水平南北翼风井工程建设。该矿制定了重点工程推进办法,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推进办公室,确立了总体工作目标,对工程建设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同时制定了“112233”工作举措。 2018年,在加快470水平南北翼风井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施工队组招标已完成,进场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现在正抓紧时间完成临时供电系统、场地和道路平整等前期工作,按照已经排定的工期网络,保工期保质量安全快速推进。同时,该矿着力抓好470水平25采区首采面圈定和瓦斯的超前治理等重点工程,保证近两年衔接稳定。另外,对470水平北翼进风巷、胶带巷、辅助运输巷掘进,超前部署、科学计划、采取措施,保证矿井远期衔接,为矿井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高瓦斯矿井,为进一步加大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该矿积极推进热源撬瓦斯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自2016年推广以来,目前是全球首创、国内唯一的高效瓦斯利用项目,具有产业化和普及推广的广阔前景。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该矿在保证二期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在特有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为推进能源革命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引领构建发展新格局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分团审议时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煤矿企业,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在创新上始终保持着“一股劲道”,并将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收入囊中”。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率先打造开放型的全员创新体系。充实完善科技创新“资金、平台、人才、技术、机制”五大核心支撑要素,强化各级干部创新工作,创新业绩与工资挂钩考核;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的“常村工匠”;充分发挥现有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岗、英才工作室等创新平台作用,进一步打造“众创示范基地”;积极试验推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埋管抽采、CO2气相压裂增透、沿空留巷开采、工作面初采超前放顶等一系列新工艺,超前治理瓦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该矿以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应用为出发点,打造创新高地。 ——推进煤基固废研制井下沿空留巷加固材料项目,与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共同研发井下沿空留巷加固材料,把“废渣”变“资源”重新利用在井下,走出一条工业固废料无害化利用的新路径。 ——探索瓦斯高效抽采新技术。该矿与河南理工大学、潞安集团瓦斯研究院共同研究“瓦斯驱替”新技术,探索高效瓦斯抽采新途径。 ——推进井下钻机可视化监控系统试验,实现动态监控、无人化验收,进一步提高瓦斯抽采打钻效率,为超前治理瓦斯提供保证……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的决心和努力得到了全矿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可。优化设计、优化工艺、优化衔接,引进全套综采面8000型支架新装备,加强经营承包组、科队和班组“三级成本单元核算”,努力降低成本等。一个个创新成果陆续落地运用,为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可持续发展注入“能量源”,再添新动力。 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新活力 2018年是山西省国企国资改革攻坚年,也是改革质量提升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要有利于国企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常村煤矿从生根、发芽、成长,如今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此刻站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想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就要突破改革难点,拓展改革新阵地。因此,今年,常村煤矿对照潞安集团‘1234’党建新模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拓展,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安全党建、生产党建、经营党建、改革党建、创新党建、人才党建、文化党建、民生党建和数字党建‘十个党建’工作。”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党委书记薛利民在谈及改革时表示。 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该矿全面推行契约化管理。加强对各部门“差异化”“个性化”考核,实现考核与各级干部薪酬挂钩、与职工工资收入挂钩、与管控方式挂钩、与各级干部任免挂钩的“四个挂钩”机制,通过科学的、鲜明的考核导向,推动管理水平再升级。 同时,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一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以“市场化导向、坚持效率导向、差异化导向、‘稳步推进、扎实开展’”的“四个导向”原则,工资分配执行向一线倾斜、向效益岗位倾斜,向创新人才倾斜,向高技能人才与首席师队伍倾斜,向特殊贡献者倾斜的“五个倾斜”政策,实现职工工资“能多能少”;二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18年该矿在干部管理上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干部履职能力考核,实施差异化管理,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三是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按照潞安集团要求加强用工管理,用活各项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常村煤矿在“优势转移、动能转换、产业转型”改革战略上积极推进,奋力破解各种难题,成果逐渐显现,为潞安集团常村煤矿迈向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