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5月20日> > 总第202294期 > B4 > 新闻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考
新闻作者:韩艳琴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信息素养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凸显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基本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培养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而形成的,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再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最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激发其创新潜能。
 

  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仍倾向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存在脱节现象。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单一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应用到实践中。

  (三)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现有的评价方式仍以考试成绩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过于注重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四)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培训机会不足,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创新策略:

  (一)优化课程目标定位,突出核心素养导向

  教师应深入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其融入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在课程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淡化纯技术性、操作性的内容,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

  1.实施项目化学习。教师可设计贴近生活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与分析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校园环境调查”项目,从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到形成报告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入STEA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例如,在学习多媒体制作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介绍本地文化的数字作品,既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又要融入艺术设计、历史文化等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互动讨论、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覆盖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可采用知识测试、实践操作、项目作品、学习档案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访谈、作业分析等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培养其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评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进行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建立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促进其持续发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培训,提升其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教学设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搭建校内外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和协作研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核心素养培养成效纳入考核指标。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科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
 

  四、结语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创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深入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优化课程目标定位,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评价机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通过系统性、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感,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