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01日> > 总第202288期 > A2 > 新闻内容
矿井植入“AI因子”
新闻作者:张毅 张燕 刘嵘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A1版)

  “血压偏高,情绪不稳定,不建议下井”……沙曲二矿开发应用“AI职业健康管理系统”防控安全风险,“AI医生”呵护安康。系统可根据职工个人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定制化健康建议和指导;通过为班组人员佩戴智能手环和情绪分析仪,实时监测职工身心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用上这个系统之后,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攻关上了。”队干部和班组长们直呼“减负了”。


       数智赋能,提升矿井质效

  清晨6时30分,沙曲二矿综采队早班职工交接班后进入5303工作面,便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检查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摸排风险隐患。伴随着带班队长胡锁平发出“开机”指令,坐在智能化集控中心的操作工按下启动键,皮带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等依次被唤醒,采煤机按照事先输入的指令进行记忆割煤……胡锁平说,过去综采工作面操作人员15人,现在只有7人。2人负责操作采煤机、液压支架等工作,主要是预防性巡查采煤机和智能支架等设备工作情况,其余人员搞文明生产等辅助工作。目前,一线矿工安全又轻松,但头脑却都不轻松,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驾驭智能开采装备的能力。

  智能开采,既安全又高效。然而,在“煤与瓦斯双突出”的沙曲二矿实施智能开采之初,可谓是举全集团之力才得以推进。“没治理瓦斯之前,瓦斯能在井下小水坑里顶出水泡。”说起高瓦斯,抽采区负责人张垒记忆犹新,这片煤田瓦斯绝对涌出量高达510立方米/分钟,始终制约稀缺资源开采。如何破局?该矿加大研发投入、加力科技攻关,击破了一个个瓶颈难题——“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稀缺资源安全开发与利用”技术摘得“中国工业大奖”桂冠;“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与示范”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了高瓦斯矿井在低瓦斯状态生产。同时,着力开展全工艺段三角煤、惯导自动调直、自动调斜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最终实现了薄煤层、中厚煤层等不同采高、不同设备型号、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智能开采常态化。

  截至2024年底,沙曲二矿已安装完成8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井下采煤工作面100%实现了智能化,“AI矿工”已将开采一线最艰苦、安全没有绝对把握的矿工替换下来。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使新质生产力得以充分释放,矿井质效齐增,在2020年底取消采掘队组夜班生产、平均每日减少4小时生产时间前提下,平均单产水平提升达33%,矿井原煤产量提升40万吨/年,减少固定场所用工40余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