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25日> > 总第202287期 > B1 > 新闻内容
稳固标准化成果 助力安全生产
新闻作者:韩洪波 敖光义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能控股集团福达煤业自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实施以来,全面对标新标准,系统推进管理体系达标创建,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创新管理手段、深化现场整治,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并于2025年2月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验收。

  该矿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优化,压实责任链条,夯实管理基础。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标准化达标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一级标准化达标规划,形成“日调度、周总结、月评比”工作机制。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创建工作专班,对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标准化管理骨干人员先后赴大连、太原等地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新版标准化专题培训,同时将标准化学习纳入全年安全培训计划,对管理人员重在熟悉掌握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对工程技术人员重点按标准、规范设计、编制作业规程、技术措施,提高技术水平;对职工重点在现场操作,提高操作技能,确保“人人知标准、岗岗达标准”。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动态更新。修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92项,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37项,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生产责任运行机制,编制《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手册》《岗位清单“明白卡”》等包含近90余种。信息化赋能。建立“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辨识、评估、上报和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

  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工程,组织对工业广场地面道路重新硬化,提升矿区绿化覆盖率,建设封闭式储煤仓并配备喷雾炮降尘装置。集成安全监控、人员定位、井下运输系统、通风机在线监测等功能,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利用AI视频技术,自动识别人员脱岗、睡岗情况,保证调度工作持续高效不断档;使用信息化技术,采集生产和调度管理信息,实时反映到生产系统看板,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利用大屏幕实时监测现场生产动态,加强对生产安全的监控,实现生产过程视频全覆盖。职工食堂全面实行免费就餐,职工澡堂升级改造吊篮1096个,职工会堂配备有满足安全培训、大型会议的各类设备设施。

  目前,已建设完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1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2个,实现了井下集控,地面远控,具有主动感知、自动分析、智能处理的安全、高效、节能、少人化的智能综采、综掘工作面。已全部采用永磁变频电机、永磁滚筒、变频电机驱动,实现主运输系统带式输送机软启动,避免启动时较大的机械冲击,有效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整机运行安全性,延长了维护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井下已彻底淘汰小绞车运输方式,采用单轨吊机车运输,实现物料的连续运输,有效提升辅助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福达煤业实施大孔径顶板走向长钻孔以孔代巷抽采保证回采安全。在15#煤层开展了高瓦斯自燃煤层采空区低温惰化自燃防治技术研究,创新了采空区低温注氮工艺,降低了采空区氧化带宽度,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现场管理方面。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高压态势严反“三违”,常态化开展“视频反三违”,大幅降低违章行为。强化高风险作业的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销号全过程管控,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到位、现场跟班到位、安全监管监控到位、现场隐患治理到位、现场操作规范到位安全监管“五到位”。各作业队大力推行“五述管理法”和“五环操作法”,严格落实“无监管不作业”“无防护不作业”“无确认不作业”规定,不断规范员工岗位操作行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福达煤业始终坚守创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的初心,将其作为提升矿井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将以此次验收考核为契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推动矿井标准化硬件达标、软件达标和动态达标,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矿井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