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25日> > 总第202287期 > A1 > 新闻内容
书写煤海蝶变新篇章
新闻作者:郭强 牛青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在夯实传统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的发言掷地有声。

  作为有着75年悠久历史的煤企,如今华阳集团正以“双轮驱动”战略为引擎,在守牢煤炭产业根基的同时,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军,用科技创新点燃传统产业转型引擎,在三晋大地书写着煤海蝶变的壮丽篇章。


       智启矿山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蝶变

  当晨光穿透太行山雾霭的那一刻,华阳集团二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进入“无人开采”模式。在华阳二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数百米深的井下采煤机应声而动;依托5G井下专网,采煤机记忆截割与支架自动跟机实现常态化运行,综采工作面多元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捕捉设备异常,报警信息同步推送至井下作业现场与管理人员手机端。

  在华阳一矿,安全帽内的芯片让煤矿工人在井下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这座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不仅将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与企业各个环节深度融合,而且拥有一个“智慧大脑”,实现了智能开采、无人巡检、远程调控、信息传输,全面提升了矿井安全管控水平,这正是华阳集团以智能化改造重塑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生动注脚。

  面对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后的深度调整,华阳集团清醒认识到:唯有拥抱数字化浪潮,方能在危机中育新机。近年来,该集团大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先后建成7座智能化煤矿、12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5G专网、AI巡检机器人、智能通风系统等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钠电领航 打造新兴产业创新引擎

  在华阳集团景福公司中央变电所,一套银灰色的储能装置静静矗立。当井下供电系统突发故障,这套钠离子应急电源瞬间启动,40秒内完成供电切换,为井下排水系统、通风设备和人员撤离通道提供持续72小时的电力保障。这套创新设备,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生命电源”。

  从乌金滚滚到蓝电熠熠,华阳集团走过了不平凡的转型之路。当“双碳”目标成为时代命题,该集团果断锚定钠离子电池新赛道,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携手攻关,仅用三年时间就建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全产业链,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在华阳钠电产业园,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个个电芯随着流水线被组装完成。这里生产的方形钠离子电芯容量达600Wh,循环寿命超5000次,关键性能指标领先行业15%。(下转A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