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25日> > 总第202287期 > A1 > 新闻内容
数智生辉 擘画发展星图
新闻作者:邵旭康 李佳琦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AI已成为驱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人大代表张世丽第一时间从两会现场带回了前沿信息。

  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新质生产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AI”等热词频频出现。

  “在国家层面,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制造、教育等领域,例如DeepSeek等大模型的突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底层支撑。在潞安化工集团,AI的应用也已初见成效。”张世丽说。

  为了见证张世丽所说的成效,记者走访了余吾煤业公司、市场技术部、能源事业部机电部等单位,去了解潞安化工集团的“AI”探索实践。

  机器人+SPN环网 点亮科技之梦

  春晚舞台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机器人舞蹈表演《秧BOT》,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引发了广泛热议。然而,这段表演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机器人舞蹈,它展现的是中国现代的科技实力。同时,能够完成精细化动作的机器人对煤炭开采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AI技术在企业的深入应用,机器人逐步替代危险区域、受限空间等场景的人工作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团市场技术部部长原丰贞告诉记者。

  井下智能开采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复杂未知的地质构造和条件,这些不确定性要求开采过程中必须精准判断和精细操作,仅依靠简单重复的机械化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对于咱们井下工作而言,智能矿山建设目的很简单,就是减人、提效、增安。”张世丽说。

  简单的六个字,却是一条不简单的智能化之路。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是潞安一直在探索的道路。

  “集团目前已经在井下全方位可视化、5G无人巡检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器人等方面有了实际应用,效果都非常显著。”集团能源事业部机电部部长王海刚介绍。

  在潞安化机准备分厂,记者见到了智能焊接机器人“小萌”。这款机器人集自动行走、液压定位、举升、激光定位、数据云端储存、自动清枪、手机远程控制、实时监控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可转动机械手臂轻松完成裙座、吊耳、气化炉支座、上下盘管、马鞍座、预焊件等设备结构件的焊接工作,焊缝成型美观,真正做到了减人提效。

  “我们还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联合研发井下水仓、煤仓清仓机器人,未来将投入实际应用,进一步提升无人化程度和安全水平。”原丰贞说。

  除了能完成精细动作的机器人应用外,连接百米井下实现远程控制的网络也是AI进一步应用的基础条件。

  潞安化工集团新元公司作为山西省智能化煤矿建设先行者,顺利实施了SPN环网项目,被誉为煤矿智能化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

  “SPN环网利用5G技术大带宽、低时延、广接入、高稳定的特点,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及交互模式,在原来5G网络的基础上,将矿井多张网络进行融合统一管理,并提供50G的通信带宽。”新元公司5G+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亮亮介绍。

  此时此刻,机器人的智能化、网络的及时性,还在不断发展、优化,中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井下无人化作业不再是梦想,实现指日可待。

  鲲鹏工作室加快 AI探索脚步

  在余吾煤业公司创新基地,记者见到了刚从西安出差回来的AI鲲鹏工作室创始人刘佳。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余吾煤业公司的“AI鲲鹏工作室”于三月初正式揭牌。作为工作室的创始人,刘佳介绍了AI,“不同于简单的人为输入指令式的智能控制应用,AI是工业革命的又一次升级,是具备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智能应用系统。”

  而“AI鲲鹏工作室”目标也非常明确,围绕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办公提效等多个核心领域精准发力。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充分发挥DeepSeek模型的安全性优势,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模型的专业性长处,全力开发契合公司发展需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gent。”刘佳表示。

  什么是契合公司发展需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gent呢?其研发应用又有什么意义呢?

  “打个比方,就是我们利用自己的研发团队,建立一个基于DeepSeek、通义大模型运行的本地智能体。例如我们准备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法务方面的合同审理智能体,它可以快速准确找出合同违规的地方。同时最重要的,它只属于余吾煤业公司,它的信息都是不会联网上云端的,是非常安全的,这就是我们能拥有自己的Agent的意义,既能快速提高管理效率,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又能保证信息的安全。”刘佳说。

  “推动企业知识库与DeepSeek等大数据模型本地化融合,拓展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在当下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集团二届二次职代会提出了明确方向。鲲鹏的大胆探索也将为企业开启智能化、高效化发展的新机遇。

  (下转A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