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是每个国家的必答题,推动变革离不开技术赋能。中国绿色创新成果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快速普及,显著降低各国减排成本,被普遍视为一种“技术普惠”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几乎所有的能源故事本质上都是中国故事。”这是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对中国引领全球绿色能源发展的评价。中国持续开展绿色国际合作,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世界现代化,为读懂这句话提供了现实注脚。 从阿曼沙漠中绵延的“光伏海洋”,到巴西穿越热带雨林的特高压输电线;从哈萨克斯坦谢列克旋转的风机,到南非红石光热电站项目;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小岛国的节能灯,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让绿色能源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这些合作项目不仅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还带来发展机遇。“是中国朋友将光明与希望带到了我们这片土地”,外国人士动情的话语,是对中国作为绿色发展领域“赋能型大国”的高度肯定。 当今时代,绿色转型是每个国家的必答题,推动变革离不开技术赋能。中国绿色创新成果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快速普及,显著降低各国减排成本,被普遍视为一种“技术普惠”。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超七成,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创历史新高…… 中国绿色产品、绿色技术不断赋能全球绿色转型,再次印证英国经济学家科斯30多年前的判断——“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为何中国绿色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引领全球绿色转型?庞大的市场需求,政府的有效引导,良好的产业配套,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归结起来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追求。 2024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已超过14亿千瓦,提前实现2030年目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8%,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上年下降3.4%……数据背后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铿锵步伐,是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的熠熠光辉,是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责任担当。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绿色革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出路。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绿色国际合作,同各方一道筑生态文明之基,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赋能绿色发展的世界现代化。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