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2月25日> > 总第202283期 > A2 > 新闻内容
煤渣渣变成香饽饽
新闻作者:刘鑫焱 马睿姗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朔州是典型煤电大市,连续4年原煤产量超过2亿吨、发电620亿千瓦时以上。随之而来的,是每年产生煤矸石33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一座座矸石“山”,倒逼朔州持续探索固废综合利用的绿色转型之路。


       利用固废资源实现就近发电

  朔州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巨型矿坑里机器轰鸣,电铲挥舞巨臂,厚厚的煤层瞬间剥离,被传送带运输到附近的洗煤厂。洗煤厂内,分选设备将煤与矸石分离,洗选好的煤炭被运往各地,分离出来的煤矸石则被运至废料场,聚成如山的矸石堆。

  笔者在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工业广场西侧的平朔煤矸石电厂找到了答案。巨大的汽轮发电机组正在运行,传出阵阵轰鸣声。发电机组吃进的“原料”并非原煤,而是在原煤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煤矸石。

  几百米外,洗煤厂的煤矸石顺着皮带被运送入炉,燃烧后产生热能,经过汽轮发电机组转化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向平朔矿区供热。工作人员介绍,煤矸石的发热量较低,不符合生产生活用煤热值标准,过去直接当作废物进行处理。现在,电厂把煤矸石和中煤混合,达到发电热量要求。

  “目前,26台低热值煤电机组已经完成改造,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生产废水‘零排放’,每年减排粉尘约1万吨、二氧化硫约2.2万吨、氮氧化物约2万吨。”平朔煤矸石电厂副总经理王鹏程介绍。

  朔州充分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的固废资源,就近选择煤电厂较为集中的区域布局产业、进行消纳。目前,当地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


       促进综合利用打造产业集群

  除了用来发电,煤矸石还有什么用处?

  山西晋豫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煤矸石被精细粉碎后,混合加入莫来石粉、氧化铝与蓝晶石等多种矿物“味精”,再由机器压制成一块块方正的莫来石毛坯。满载着毛坯的一辆辆窑车,缓缓驶入焙烧窑炉。48小时后,当窑车驶出窑尾,煤矸石已经变成了高档建筑材料莫来石。据介绍,莫来石产品广泛应用于陶瓷、冶金、铸造、电子等行业,不但市场价值较高,而且供不应求。

  “这种莫来石中,煤矸石占比达70%,消化煤矸石的效果比较显著。”山西晋豫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副总经理杨志平介绍,“每年每条生产线可生产5万吨莫来石,消耗煤矸石10万吨。”

  在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实验室,煤矸石也实现了“变身”。经过磨矿、制浆、分级等多道工序,煤矸石进入煅烧回转窑高温加热,内部晶体受热发生物理变化,结构重新排列,从而产出催化剂、颜料、填料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

  在这里,煤矸石还被做成塑料、橡胶、电线电缆、涂料、油墨、化妆品、杀虫剂等多个领域产品的填充剂和延展剂,煤渣渣变成香饽饽。(下转A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