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记者马骏 作为产煤大省,山西近年来在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煤矸石增量大、历史存量多、规模化处置难、资源化利用占比小等难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短板。为破解这一难题,近期,山西低碳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煤炭加工利用学会、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同举办煤矸石规模化利用与处置技术政策研讨会,汇聚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商煤矸石综合利用大计。 据了解,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造成扬尘、土壤和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已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安全隐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将其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去年8月,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聚焦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问题,推动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煤矸石源头分类、技术政策、特征性问题等展开深入探讨。山西大学教授程芳琴建议,要加强煤矸石资源与环境属性的科学研究,制定源头分类标准规范,完善国家层面技术政策,因地制宜制定本省煤矸石规模化消纳技术方案,并推进地方立法。太原理工大学教授袁进认为,应结合山西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土地条件、经济结构等特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建立适合山西省情的煤矸石规模化消纳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 “企业是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重要力量。”山西低碳环保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邢六斤表示,集团将积极拓展煤矸石固废资源化利用业务,探索煤矸石高值化综合利用新路径。据悉,该集团已在太原市古交市实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试验项目,目前项目中试技术已得到初步验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推动煤矸石规模化综合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形成合力,为山西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