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家从乡下搬到了綦江城。新房子的所有家具电器都是新添置的,老家那些箱箱柜柜、瓶瓶罐罐便一样都没搬来。可没过几天,父亲却借着回老家办事的机会,把老家那台破旧的缝纫机搬到了城里。 新装修的房子里放上这样一个“老古董”,自然很不协调。看着我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父亲说:“这台缝纫机并没坏,它为我们家服务了近二十年了呢。你们觉得不受看,就搬到我的卧室里去吧!” 父亲说的是实情,三十年来,父亲用这台缝纫机,不知为我们一家人缝补了多少件衣服、多少条裤子。同村一些办红白喜事的人家,也常常请父亲给他们制作衣服。父亲年轻时学过裁缝,做点简单款式的衣服,父亲完全能够胜任。 “现在还有哪个穿打补丁的衣服裤子,还有哪个会穿你制的衣服哟!”看着卧室里摆上这样一台没多大用处的缝纫机,母亲也有意见了。 “用处多着呢,你看前几天我们家的被子拉链坏了,你们就只能花钱找那些摆缝纫摊的了吧!再说了,老把它闲置在老家,要不了几天可能就会生锈坏掉了,多可惜啊!”父亲的态度很坚决。 我们只好败下阵来。还别说,在其后的日子里,这台缝纫机还真是发挥了作用:给我儿子缝布尿片,给邻居缝补做生意用的遮阳伞,给母亲缝被划破的围裙……“老古董”发挥着余热。渐渐地,听着父亲缝补时踩缝纫机发出的“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我竟感到很是悦耳。 后来,因年岁高,身体多病,父亲很少使用缝纫机了,这“老古董”便真就成了摆设。有一次,我劝父亲干脆把它拿去送给乡下的亲戚算了,父亲执意不肯,我也便不再说什么。再后来,父亲在卧室突发脑溢血,他的身体就斜倚在那台缝纫机上。父亲永远地走了,他那台缝纫机被永远地摆放在了卧室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