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1月21日> > 总第202280期 > A3 > 新闻内容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新闻作者:李学林 张毅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A1版)

  “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刘红星说。针对目前开采技术的智能化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机制体制建设等问题,刘红星建议,要筑牢政策保障基石,健全产业发展工作机制。依托我省“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对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进行综合长远规划,建立“三气共采”支持机制;设立煤成气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及时总结成效经验并适时推广。要提高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全浓度瓦斯分质梯级利用,重点开展瓦斯提浓提纯技术攻关与装备制造、煤成气纯化液化系统技术研发;发展提氦、制氢、制烯烃等技术,形成甲烷由“燃料”变“原料”“材料”的产业路径,走高端化、差异化路子;布局与煤成气相关的工程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制造业、物流及燃气增值服务等产业,重点研发生产煤成气的高精尖勘探装备、定向钻机、智能化排采系统等。要构建相关消费体系,更加惠及群众生产生活。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完善中游成本约束机制,加强输送配气环节价格监管;完善上下游气价联动机制,优化居民阶梯气价制度,制定更加合理的峰谷气价办法;探索煤成气交易模式,建立煤成气交易中心,实行煤成气购销合同制度,指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
 

  以“链”聚势加快打造氢能产业高地

  清洁环保、能效高、来源广……近年来,氢能越来越成为我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推动氢能、氨能、甲醇全产业链发展,令省政协委员、山西太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静备受鼓舞。

  “我们十分看好氢能产业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及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李静说,“在我省,氢能产业的布局主要是围绕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应用等展开。”

  作为能源大省,山西发展氢能产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山西焦炭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目前有1.4亿吨焦化产能,炼焦产生的副产品焦炉煤气约280亿标方,在焦炉煤气提纯制氢方面,成本优势显著。与此同时,山西加快构建氢能产业链,在制氢、储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与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为打造氢能产业高地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山西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市场机制完善等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李静建议,我省应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推动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强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统筹全省氢能产业布局,适度超前有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降低储运成本,逐步构建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氢能储运体系,探索加氢站智能化、高效率运营模式,增强供需协同性、灵活性。拓展氢能商业化示范应用,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运输、储能、工业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加快形成符合山西特色、多能互补的氢能产业商业化路径。完善氢能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氢能政策体系,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制定相关引导支持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