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11月19日> > 总第202271期 > C2 > 新闻内容
全力做好提质保供“先行官”
新闻作者:侯霖 史芳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冬以来,多地供电和供暖需求持续攀升,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煤业公司综采工作面机声隆隆,一块块煤炭从煤壁上剥离下来,经过洗选加工等环节,乘坐运煤专列驶往各省。赵庄煤业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煤炭生产调度专题会号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新工艺推广、注重技能人才建设上动脑筋、出实招,确保矿井生产平稳有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以“智”增“质” 为高水平生产插上“智慧之翼”

  围绕“勇当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领跑者”这一目标要求,赵庄煤业公司坚定“建设智慧矿山、发展智能化开采”方向不动摇,率先开展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掘进试验,从相关生产部室抽调业务精英,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先后10余次赴寿阳新元公司、长治余吾煤业、长沙铁建重工集团调研学习。安排专人常驻设备生产车间,紧盯各个生产环节,对设备结构加固、防爆等方面提出优化改造建议54项。制定“分次交替挑顶成巷”措施,克服组装硐室施工断面大、矸石硬等不利因素,为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奠定基础。坚持技术人员24小时现场跟班、每周召开专项例会,确保掘进试验高效有序推进,并提前20天顺利始发,为矿井破解快速掘进难题、提升生产效能开辟新路径。

  不仅仅是率先开展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掘进试验,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中,赵庄煤业公司持续加大智能化矿山建设力度,积极引入基于超带宽技术的精确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在人员静止状态下定位精度不大于30厘米,在采掘工作面、顺槽巷道定位精度能达到1米的精度。先后建成15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投入运行综合管控平台、生产经营系统、辅助运输管理系统、智能化数据中心、掘进后配套集控系统等智能化项目,相继引进微震监测、水文预警、瓦斯预警、污水处理厂和选煤厂自动化控制等系统,15部主运皮带、13个变电所、3个主要水泵房,以及架空乘人装置均实现无人值守、远程集控、少人巡视,让矿井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以“新”提“质” 为高效率生产注入“创新动力”

  赵庄煤业公司坚持优化施工工艺、设计,针对原有45米宽煤柱护巷易造成煤炭资源浪费实际,全面推广切顶卸压小煤柱沿空掘巷开采工艺,组织相关技术部门进行专项研讨,加大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交流力度,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影响煤柱宽度主要因素,确定6米小煤柱沿空掘巷施工方案,在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同时,最大限度使优质资源“颗粒归仓”。目前已完成2个8米小煤柱工作面回采,1个6米小煤柱工作面回采,可多回收煤炭数十万吨,为企业创效上亿元。在井下部分区域开展静态膨胀剂致裂端头悬顶试验,通过在巷道施工预裂钻孔,使用膨胀药卷对顶板进行弱化处理,确保工作面在回采推进时顶板悬臂受力切断,达到工作面端头顶板及时垮落的效果,保证现场回采安全。结合以往大巷顶部采用全锚索支护,对于浅部围岩控制力较弱,易导致部分锚索失效的现状,在井下部分区域采用“锚杆支护+锚索补强”支护方式,进一步降低支护材料费用,提升掘进效率。
 

  以“才”保“质” 为高质量发展点燃“人才引擎”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素质高、本领强、作风硬的技术大拿和岗位能手。赵庄煤业公司紧抓技能人才建设不放松,认真梳理不同层次技能人员的学习需求,遵循“按需培训、因材施教”原则,围绕钻车专用开关、移变高低压开关、八达馈电等3类关键电气设备,计划分45期对全矿所有采掘一线队组开展专项培训,通过“小而精”的“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小班电工的机电事故排查与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已有5批20名小班电工参加培训。同时,充分发挥技能大师“传帮带”作用,坚持每年开展井下电气技术人员脱产培训班,安排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三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实操教师,将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各种类型电气设备操作、检修及工作原理作为实操课程项目,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实践、答疑解惑等形式,向培训人员分享多年所学、实践经验,今年已组织开展脱产培训25期、300余人次,努力提升基层队组的整体实力和职工的综合素质,为矿井安全、高效、有序生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