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阳集团新景公司洗煤厂,“90后”技术组组长张林龙每天都行色匆匆,或在末煤车间全入洗改造工程现场与施工人员解决问题,或在办公室眉头紧锁、聚精会神地绘图,或在会议室组织商讨最合适的处理方案……这位入职洗煤厂7年多的年轻人,凭借自己出色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很快成长为一名担得了重任、挑得了大梁的行家里手。 在实践熔炉里淬炼成钢 2017年,张林龙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毕业,来到新景公司洗煤厂工作。工作伊始,他被分配到开拓三队,成为一名见习技术员。实习过程中,他虚心学习,每月下井28天,是见习生中下井天数最多的一个。 科班出身,加上丰富的井下工作经历,张林龙迅速完成了从见习技术员到技术组长的蜕变,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新岗位、新身份,让张林龙攻坚克难的本领和技巧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他在理论学习中积累的好方法得以化为金点子。针对洗煤系统,张林龙参与了主洗车间尾矿处理系统、瓦斯区风机、东压滤车间压滤机、储煤场3D料位机应用工程等8项技术改造。“面对挑战,他无所畏惧,学用相长,脚踏实地,带动更多青年职工进行技术攻关。”洗煤厂主任工程师张建丽这样评价他。 由于车间洗选过程中会有突发状况,即使已经下班,张林龙也要随时待命。2022年2月的一天,张林龙回到家已是晚上9时,刚端起碗准备吃饭,便接到调度的电话:“块煤车间有故障,影响生产。”他放下碗筷起身就走。到达工作地点,看到当班维护工正处理故障,详细了解设备“症状”后,他立马现场“问诊”,很快就找到了“病因”:块煤车间磁选机尾矿浓度高,再加上北厂区冲洗地面污水进入,内部存在部分粗颗粒,导致管路堵塞。于是,他和维护工一起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疏通,生产得以恢复。 “经常出现这种堵塞,这是工艺出了问题。”当时张林龙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得想办法根治。”第二天,他便向技术主管提出针对块煤车间尾矿处理系统的改造计划:在块煤车间、末煤车间安装旋流器、高频筛、尾矿桶、尾矿泵,将过去块煤车间磁选机尾矿料由尾矿泵打到末煤车间处理,改为在块煤车间单独处理。经过半年多的安装调试,主洗车间尾矿处理系统工艺改造工程应用于生产,块煤车间尾矿输送管路再未堵塞,同时还将部分煤泥转变为电煤产品进行销售,既实现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在技术攻关中穿荆度棘 “块煤交叉筛下皮带机带速较慢、交叉筛筛前溜槽角度较小;新压滤车间压滤机下方刮板机驱动架抖动需要加固;末煤二系统管路连接法兰多处存在滴漏情况……”在每周一次的全入洗技改工程协调会上,张林龙针对调试发现的问题,与厂家负责人、施工人员共同协商,详细制定出加固方案,给出了最优解决办法。新景公司末煤全入洗技改工程开工后,无论是过程监管、问题处理,还是协商方案、挂图作战,张林龙总会出现在需要的地方,“每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天道酬勤。从见习技术员、技术员到技术组组长,从事洗煤工作7年多来,张林龙潜心钻研洗煤生产技术,先后提出多项技术改造方案。2021~2023年,张林龙连续获评集团优秀高校毕业生。他参与的《冲击插装式耐磨点浅槽分选机链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此外,他的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受到行业、集团表彰:限矩型永磁涡流联轴器在新景公司洗煤厂双齿辊破碎机上的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块煤浅槽分选机提能改造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五小”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因工作表现出色,2021年张林龙获评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 只有保持“故知必行,而行必力”的工作态度,砥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钻研品格,才能练就“独当一面,胜人一筹”的真本领、硬功夫。面对荣誉,张林龙淡然道:“技术攻关无止境。成绩只属于过去,前路漫漫,我还是要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