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11月07日> > 总第202223期 > C2 > 新闻内容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成庄矿 用好“三字诀” 下好人才建设“一盘棋”
新闻作者:王永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刊讯(通讯员王永)人才是兴企之本、发展之源。近年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成庄矿探索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发展路径,在“育”上发力,“实”上用功,“用”上聚力,着力打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队伍集聚高地。

  “育”字上发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该矿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把优秀班组长、技术骨干、高学历、高能力,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员列入培育对象,充实到后备人才库,不断增强后备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积极举办全员智能化、信息化培训,着力打造与智能化矿井发展所需的集知识、技能、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切实为智能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设立后备人才跟踪培育管理机制,实行积分制管理,表现突出的可优先被推荐、提名为各类先进和干部候选人,通过积分制、技能职称评定、创新创效评定等方式,激励人才队伍的成长成才、素质提升以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人才之花”在基层竞相绽放。

  “实”字上用功,畅通人才成长渠道。“这是我们新开发的智能化、自动化人才培训项目,学员均来自各基层单位机电系统的技术骨干,专业对口,接受和学习能力强,因材施教,精准培训,更容易接受和学通。”该矿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张晨光详细介绍着他的新项目和新学员。

  当前,随着矿井机电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推进,开采模式的不断变革,成庄矿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努力开发和培养适合现代化矿井发展的智能化高端人才。工作室严把学员选拔关,将专业对口的新入职大学生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建立初、中、高三级培训班,推出“以人为本”精准培训模式,针对学员基础和培养目标,制订精准培训方案,课程设置由易到难,逐级进行提升,满足不同层次学员技能提升的培训需求。同时,适时调整培训计划,变“常规培训”为“精准培训”,变“按部就班”为“菜单式培训”,最大限度满足职工实际需求,持续提升岗位人员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用”字上着眼,完善人才奖励机制。该矿专门制订出台智能化自动化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详细规定奖励激励层次和标准,薪酬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和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首席技师张晨光投身技术工作已有30余年,他相继获得过50多项技术创新专利,用自己成长成才经历告诉学员,矿井从不亏待每一个潜心钻研技能的职工。在激励政策的引导下,职工主动加入到工作室学习,努力成为高技能人才队伍中的一员。今年,该矿6人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学员张璐感触颇深:“通过晨光工作室教师团队的精心培养,我不仅荣获了‘三晋技术能手’,还被矿聘为‘技术大拿’,提了系数,发了奖金,让工作更有劲头,生活更有奔头了!”

  该矿继续加大智能化人才培养力度,强化管理、创新模式、优化措施,积极打造集知识、技能、管理于一体的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