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04日> > 总第202206期 > C1 > 新闻内容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启瑞

 

  应急管理工作肩负着防范重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挑重担、打硬仗,履行好职责使命,是我们应急人的责任和方向。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胸怀“两个大局”,坚持“两个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统筹发展和安全,涉险滩、闯难关,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积极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做到了“两个维护”。2023年1~5月份,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232起、死亡258人,同比分别减少49起、60人,分别下降25%、25%。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统筹“两件大事”,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上着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牢牢守住安全这条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依靠党委政府推动,强化工作“主心骨”。应急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很多工作比较复杂、推进难度较大,需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统领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山西省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明确了党委常委会、政府班子及其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带队深入基层检查调研,带动了市县党委政府加强对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省应急管理厅在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我省开展“三大行动”中,推动将省政府安委会调整为省安委会,把省纪委监委、省“两院”纳入到省安委会成员单位,进一步强化了监督,推动了责任落实;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安委会双主任,更进一步落实了“一岗双责”;推动成立了矿山等13个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领域组织和专业优势,形成了“拳头力量”。

  建队赋权形成合力,增强监管执法“战斗力”。从机构改革之初基层安全监管体制不顺、人员不足、职责不清、专业不强,到如今实现局队合一、专编专用、专职专岗……机构改革以来,我省不断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建设,持续推动应急管理力量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延伸,有效解决基层“人少质弱”等问题。省应急管理厅出台《山西省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截至2023年1月10日,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共新增安全生产执法编制2786个。目前,11个市全部完成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组建,县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应建尽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所属专职执法机构和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保障范围。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实现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到位、人员配备落实到位、经费装备保障到位,有力推动风险化解在基层。

  二、强化“两个根本”,从深化标本兼治上施力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两项根本性要求。我们始终抓源头、抓根本,在找准本质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上,着力解决根本性问题。

  聚焦重点突出关键,筑牢安全“防火墙”。对重点行业领域大的风险、容易引起重大伤亡的环节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强力措施,牢牢守住应急管理“基本盘”。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山西省56条具体举措,盯紧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时段采取“党政领导分片包联、监管部门入企驻矿包保、企业领导带班值守、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对不放心企业停产停建”五项断然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强力打非治违,整治顽瘴痼疾,常态化排查治理风险隐患,极大地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

  在全国首家以政府规章出台了《山西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履行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11项职责。我们紧盯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每年度给12分,检查中发现隐患后,视情进行扣分,一个年度扣满12分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重新考核,不合格的调整调离岗位。煤矿矿长记分办法实施5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矿长”这个“关键”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好了能源保供情况下的安全生产工作。

  抓住时机攻克难点,打好治理“组合拳”。灾害灾难发生,恰恰是问题集中暴露的阶段,省应急管理厅抓住这个时机,想办法、攻难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2019年我省连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特别是沁源“3·14”“3·29”火灾,影响比较大,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管控源头”上,提请省人大出台了《关于禁止野外用火的决定》;从“压实责任”上,强化“林长制”“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落实,设置了检查站,组织巡查防护;从“基础建设”上,建立完善全省“火场应急通信系统”,推进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蓄水池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从“提升救援能力”上,建设省航空护林站,配齐配强救援队伍设备设施等等。这一整套“组合拳”,极大地提升了防灭火治理水平。

  直面问题迎接挑战,使“危机”变“转机”。危机是最好的学习课堂,是我们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和改革创新的机会。2021年,面对汾河流域50多年不遇的洪灾,全省上下积极应对,有效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面对我省在汾河流域防洪能力、工作体制机制、监测预警、应急预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夯基补短,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了山西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中,建立健全了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快推进了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建立了省市县互联互通的气象风险、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完善省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预案,量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标准,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多渠道保障机制,建立救援补偿和有偿服务制度等等,多措并举提升了我省自然灾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当前,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全灾种”的统筹应对,构建了大安全大应急的框架体系,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九龙治水”、各灾各管模式,形成了统筹管理、统分结合的新机制。实现了全过程的统一管理,从重救轻防到“防、抗、救”相结合,更加有效地实现了统一调度、协调有序、行动高效。实现了全天候的积极防范,据风险研判,提前开展应急演练,提前预置救援力量,做到“风雨未来人先到,救援抢在成灾前”。实现了全力量的有效协调,形成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以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以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这些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殊为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安委办组织全省上下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坚持“五不为过”“五个必须”“四精四账”要求,充分运用“12341”工作机制,真正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有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省安委办按照省委防风险保安全形势分析及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组织省直各有关单位重点围绕矿山等13个行业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排梳理,逐项提出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并列明本领域防风险保安全“三清单”,对照“十项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本行业领域常态化防风险保安全的工作机制。省应急管理厅按照主题教育和大调研部署要求,班子成员向下扎根、沉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办实事、解难题与转变作风、锤炼党性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清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面对应急管理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全省应急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时在状态的精气神”,奋勇向前、尽职尽责,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以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准确研判形势、科学谋划工作、排除一切困难,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平安指数”和应急事业发展的“上升指数”,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安全生产实际成效,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迈出新步伐,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