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11日> > 总第202195期 > C6 > 新闻内容
吕树维:技术创新有真招
新闻作者:梁江涛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吕树维承担着山西焦化炭黑厂的设备高效运行、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重大任务。他一步一个脚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走过了15载春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与奉献精神。
 
  奋战一线,勇挑重任的担当者
 
  时间的指针拨回2008年,由于工作需要,吕树维被调到炭黑厂担任技术员。当时正好是硬质炭黑线扩建初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工作中。
 
  炭黑系统到底什么样?错综复杂的设备如何检修?带着疑问,吕树维泡在现场,跟着师傅们学习,与厂家技术人员切磋。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详细记录着每一条管线的接口、每一台设备的安装结构,现场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回头问师傅或查资料。那段时间,他每天晚上回到家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画工艺流程图。如今,一本本厚厚的现场记录本已经装满了书柜,一张张泛黄的流程图成为吕树维最重要的传家宝。
 
  经过几年的锻炼,炭黑系统的细枝末节,吕树维摸得门儿清。闭上眼睛,一副炭黑生产工艺流程图便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哪里是故障多发区,哪里是效率提升点,哪里是成本降低线,他总能找到关键结点解决关键问题。2012年,吕树维被任命为车间工艺副主任,成为大家眼里最佩服的副科级干部。
 
  拼搏奉献,技术创新的践行者
 
  技术攻关的过程从来不会轻松。硬质炭黑N330原料消耗高,一直令炭黑厂的领导头疼不已。吕树维主动扛起了这项重任,带领车间员工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那段时间,吕树维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往自己身上揽,苦活儿脏活儿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
 
  要想降低N330原料消耗,先得查找原因。吕树维把多年的原始记录翻出来与现场情况一项一项地进行对比。他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厂里,多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召开了60余次专题研讨会,根据负荷对油枪、水枪的枪嘴的型号进行了统一更换、将反应炉的喉管段进行改造……一条条有利举措,一项项技术改造,最终,硬质N330产品原料油单耗从1.53t/t降低至1.45t/t,每年节约成本1400万元。
 
  言传身教,团队灵魂的塑造者
 
  吕树维和他的团队在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探索路上从未停止过,在这个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里,年过半百的吕树维热情与干劲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他鼓励年轻人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创新的想法转化为设备满负荷高效运行的新技术,为后续做更坚实的技术储备。”
 
  在技术创新的征程中,吕树维始终不忘带领车间成员共奋斗、同进步。他倡导的技术民主深深影响着大家,在每一次的技术讨论中,他都激励员工在技术上敢说真话,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在学技术的道路上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吕树维让大家参与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帮助大家快速成长。他带领车间员工分批外出与同行业对标交流,对原油预热器进行串级扩容改造,将原料油预热温度从200℃提高至250℃,提高了原料油在反应炉内的反应性能,解决了产品质量指标CDBP值波动问题,使炭黑产品质量指标全部合格,提高了炭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路走来,吕树维和车间的员工们在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誉:他荣获了山西焦煤三级功勋个人,杨涛伟荣获山西焦煤杰出优秀劳动者,值班长许晓名荣获山焦工匠,工艺乙班班长王晓辉荣获优秀班组长,钱丽娟荣获金牌工人……在吕树维的带领下很多人开始独立承担重大项目的检修任务,成为了技术带头人。
 
  吕树维用担当和奉献,做好领头雁和排头兵,带领车间员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