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21日> > 总第202193期 > C3 > 新闻内容
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矿聚集人才优势 打造发展动能
新闻作者:牛小科 李康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企之道,惟在得人。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早已成为各企业的普遍共识。今年,面对“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能化企业集团”和“建设精益高效数智绿色持续发展新漳村”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漳村矿坚持把人才培育作为第一要素、第一动力、第一保障来抓,顶层设计人才计划,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切实放大人才“势能”,为推动企业发展增动能、添动力。
 
  六大计划:

  多发力点育人才用人才
 
  近一段时间,在漳村矿一线队组和业务科室,新分配的大学生、技术骨干等,见面聊得最多的就是“人才培养”的话题,更多人不仅在踊跃的讨论、交流,而且更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该矿人事科科长张爱斌说:“2023年,漳村矿就是要树立‘在艰苦岗位上锻炼人才,在急难险重中甄别人才’的用人导向,拓宽成才渠道,精准靶向培养,完善评价机制,择优选拔重用,重点实施好‘六大计划’。”
 
  “六大计划”即:实施大学生“墩苗”计划,加大大学生岗位锻炼、轮岗实习力度,在实践中学用结合,提升综合工作能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施矿山工匠“养成”计划,建成投运电气设备实训基地、职工电子阅览及培训平台等,制定劳模大师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年度培训计划,培养选树一批矿山工匠、高级技师。实施关键人才“引入”计划,针对矿山紧缺型关键人才,主动对接集团,寻求政策支持,加大引进力度,根本上解决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提高相应待遇,出台成长方案,保证关键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实施机关干部“补强”计划,搭建政工干部与业务干部的交流平台,开辟双向培训学习课堂,补齐知识短板,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本领。实施专职副总“帮扶”计划,完善副总工程师管理办法,在规程技术把关、专业技术培训、风险隐患排查、系统精益管理等方面推行副总牵头负责制,用好副总的“专业知识+现场经验”,强化副总的“岗位履职+技术帮带”,充分调动副总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实施核心岗位“深造”计划,重点对注册安全师、会计师等特殊岗位实行“带资培训”“学费资助”等,鼓励人才再学习再深造,积极参加高层次学历学位深造。
 
  综合施策:

  培育“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最近,在漳村矿教育科工作的李娜,在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被公推直选为教育科分工会主席,这对于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她,既是肯定,又是鞭策,更是新的开始,一线队组更是新人辈出,安装队的孙鑫,运搬队的杨康,综掘二队的张国杰等一批有朝气、有拼劲、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大学生纷纷被委以重任,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这只是该矿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育“人才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在“六大计划”的精准施策下,该矿在具体工作中,还通过“双学双讲双提升”“技能大师上讲台”与“拜师学技争当岗位能手”等机制和平台,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实操”结合,深入推动“产教、产研”融合,最大限度挖掘和开发现有人才潜能。仅一季度就已安排各类采掘工艺、顶板支护、瓦斯治理等培训和实操16批次,挖掘培养各类人才近40名。目前,基层一线队组的“90后”队长、书记占比达到35%,而且还在持续提升,业务科室更是培养了一大批“90后”技术骨干,在加快充填开采技术研究、设计、引进;持续开展沿空留巷支护技术试验;智能化高效技术转化等重点技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推动矿山发展的中坚力量。
 
  多元培训:

  让员工“得力”又“得利”
 
  “这样的实战培训,大家学的懂,喜欢学,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每个人都受益匪浅。”近日,该矿综采队刚参加完综采一体化操作及故障排除培训的几名员工边走边聊。
 
  该矿为有效解决矿井技能人才老龄化、专业设备操作人才紧缺问题,打破以往单一的“师带徒”和职能科室内部培训模式,大力实施“请进来”战略,为员工量身定制了针对性强、特色鲜明、过瘾又受用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营养餐”,输入了满满的“动能”,同时,也在全矿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全员技能提升效应。据了解,该矿全年计划安排各种专业培训达100余次,覆盖60余个工种,涉及员工1300余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