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07日> > 总第202191期 > C5 > 新闻内容
坚持不懈科技创新 走绿色发展之路——访晋能控股集团晋城公司盖州煤业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矿长吕沁军
新闻作者:来虹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彪围绕‘如何做正确的事、如何正确地做事、如何把事情做正确’三个方面的讲话,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愿景目标、主要工作和重大举措。作为传统煤炭生产企业,要紧扣集团发展的大方向、大战略,厚植发展优势,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要聚焦重点任务,以扎实的工作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贡献力量。”采访中,晋能控股集团晋城公司盖州煤业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矿长吕沁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近年来,盖州煤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110’工法的积极推广和成功应用创出了6个全国第一,科技创新是盖州发展的积蓄优势和经验路径。” 

 

  盖州煤业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矿长吕沁军

 

  盖州煤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晋能控股集团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立的愿景目标,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发为主线,锚定科技创新,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在“科技牵引”和“创新驱动”中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实现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规范打基础谋划增产能


  “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和新增优化产能是集团公司强化管理、增量提质、做优做强的两项重大举措。”吕沁军说,“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核增产能是我们主抓的两项重点工作。”

  新修订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出台后,盖州煤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围绕新标准内容,结合业务科室职能和各级人员职责,制定了新标准达标实施细则,成立了由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组,明确了责任人工作体系,形成了标准化工作有人管、有人落实的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程。经过全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目前已通过晋城市应急管理局一级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验收,等待国家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复验工作。

  与此同时,盖州煤业高度重视安全基础建设工作,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现场动态达标管理水平,并积极探索安全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进而推动矿井安全生产。

  盖州煤业储量有限,且存在采掘失衡的问题。煤矿审时度势,大胆决策,把核增产能与15#煤层配采当作公司提质增后劲、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超前谋划,提前开展15#煤层水平延伸项目,目前,水平延伸设计底稿已形成,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此项工作已被列入晋城公司2023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为矿井下一步水平接替奠定了扎实基础。另一方面主动出击进行产能置换,目前已顺利取得120万吨/年安全生产许可证,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全面完成,标志着盖州煤业正式迈入百万吨矿井序列,为晋城公司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吕沁军说:“我们随之进行了安全高效矿井申报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为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生产打下了扎实基础。”

 

  科技添动力降本增效益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从事煤炭行业多年、经历煤炭生产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再到智能化开采的吕沁军对此深有感触。

  盖州煤业坚持在科技创新发展上狠下功夫,积极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在一采区东翼顶板完整区域,优化支护设计;增加单根锚杆支护强度,降低锚杆支护密度,放大间排距,每排少用顶锚杆1根,节省支护成本约150元/米。

  应用和优化应用“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通过多年现场实践和信息反馈,并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研究,取消衡阻器装置,延米留巷成本降低450元。目前已在8个工作面累计留巷超过10000m,并全部安全使用。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采用静态破碎技术起底一采区水仓,与传统炸药爆破相比,静态破碎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飞石、无噪声、无有毒有害气体污染,无需对周边管线进行防护。特别对于在井下主要进风巷道上风侧施工时,静态破碎可避免串联通风,简化下风侧作业点气体监测环节,经济安全。


 

  推行智能化增强竞争力


  “集团公司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在转型上突破升级。”吕沁军表示,“盖州煤业要搭乘集团公司加速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以智能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盖州煤业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做了积极探索。一是智能化9109综采工作面。2022年4月,与金鼎煤机签订了智能化综采成套设备技术协议,9月综采成套设备制作完成并安装,10月安装完毕并进行了联合调试,进行自评等级验收后上报晋城公司。10月24日,晋城公司对该煤业智能综采工作面进行竣工验收,同意9109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项目达到初级标准,目前已上报高平市能源局,预计今年3月份完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验收工作;二是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022年3月将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审批表和技术规格书上报公司。8月15日签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合同,12月底完成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设备调试和验收工作,2022年12月21日,晋城公司对盖州煤业智能掘进工作面进行竣工验收,一致同意二采区回风巷智能掘进工作面建设项目达到初级标准,目前已上报高平市能源局,预计今年3月份完成智能化掘进工作面验收工作;三是万兆环网项目,已签订购置合同,今年2月份已完成安装;四是空压机集中控制系统,今年1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改造完成后可实现无人值守;五是井下主运输系统集中控制项目,已于今年2月份完成。

  吕沁军表示:“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也只是小试牛刀,智能化煤矿建设已成为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懈努力,在盖州煤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治污抓重点绿色促发展


  “绿色发展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也是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全面防范化解风险而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吕沁军说,“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快速推进环保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久久为功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坚持在绿色矿山建设上开展常态化工作。”

  盖州煤业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政府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抓住重点环节,锚定污染重点,综合治理,对症施策。

  污水治理。对生活水处理站、矿井水处理站运行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日常监督管理,完成了一体化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矿井水超滤系统滤膜更换,保证了生活水处理站和矿井水处理站正常运行;

  矸石治理。煤矸石由汽车封闭运输至排矸场,按照环评要求进行治理,分层堆放,2m矸石覆盖0.5m黄土压实;

  烟气治理。将燃煤锅炉升级改造为燃气锅炉,并完成了低氮燃烧改造,排放浓度低于30mg/m3,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了98%,公路运输采取道路洒水、湿式清扫车辆冲洗和运输车辆全苫盖的措施控制扬尘。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委托第三方进行运营管理,及时掌握扬尘排放情况,做好扬尘防控工作。烟气监测和危废处置均达到显著效果。环境治理工作和矿山绿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严守环境保护底线,坚决把环保风险降低到零;节能减排协同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修复与绿色开采协同推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吕沁军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